本报讯(记者 聂春洁 通讯员 朱航天)为了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今年1月6日起,我市正式开通了社区接驳巴士。如今,社区巴士运营已满一个月,载客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从公交一公司了解到,随着节后返程旅客逐日增多,社区巴士客流量也在稳步上升,目前每条线路日均客流在1000人左右,这个数字还在逐步上升。
据介绍,公交一公司开通了S109路、S111路、S112路、S113路、S115路等5条社区巴士线路,票价均为1元,车辆全部采用纯电动8米公交车,噪音低,无污染物排放,乘坐起来安全舒适。这些社区巴士多行驶于城市次干道和支路上,连通居民小区、大型商业中心等,并将客流往城市主干道、大型交通枢纽集散。
记者了解到,社区巴士线路普遍不长,多数在5公里左右,为了提高运行效率,乘客下车需提前按铃提示,在无人上下的站点可越站行驶。自开通以来,社区巴士的乘客一直以上班族和老年乘客居多。
公交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巴士采取与常规公交线路相同的运营模式,即早晚高峰缩短发车间隔,其他时段拉大间隔,减少道路拥堵。随着节后企事业单位上班、学校开学,目前社区巴士客流呈逐渐上升趋势。该负责人表示,目前社区巴士配车较少,每条线路配车仅为6至7台,非高峰时段车辆间隔会比较大,市民出行时可下载“郑州行”手机APP,及时关注线路行驶动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