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火火健身潮 涌动大中原
《朗读者》接档 《中国诗词大会》
欧冠十六强战 巴萨客场惨败
博尔特再获劳伦斯年度最佳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央视文化类节目引领行业趋势
《朗读者》接档 《中国诗词大会》

本报记者 秦 华

近日,央视在文化类节目上频频发力,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引领了全国阅读古典诗词的潮流。作为央视重点推出的又一档文化节目,董卿首次担纲制作人的文化节目《朗读者》将接档《中国诗词大会》,自2月18日起在CCTV-1、CCTV-3黄金时段联合播出。昨日下午,《朗读者》媒体见面会在京举行,节目制作人、主持董卿和“志愿者”白岩松、王学圻出席见面会,现场解读“朗读”的魅力。

朗读传播文字,人展现生命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董卿让观众见识了她慧心如兰、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气质,作为她担纲制作人的节目,《朗读者》则会让人们看到她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朗读者与大家的遇见,能够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董卿如此解析《朗读者》:朗读传播文字,人展现生命。

文字的作用是准确地传递信息、传递情感,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见面会现场播放了节目片段,从现场效果来看,《朗读者》的文字和个人的情感紧密结合,朗读者的情感故事和之后的朗读内容在情感串联上完成了统一。

据介绍,《朗读者》的朗读文字包罗万象,有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弟子们用中英法文为他朗读的文学经典,也有来自成都“鲜花山谷”的丈夫为妻子献上的自创情诗;有贾平凹《写给母亲》这类表达集体记忆和大众情感的作品,也有如柳传志写给儿子婚礼讲话的个人感受。饱含情感的朗读形成情绪的磁场,能够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和共鸣。

朗读展示“情感人”的一面

随着节目的制作和即将播出,董卿对《朗读者》要表达的价值也越来越清晰:“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白岩松作为《朗读者》“志愿者”出席了见面会,“我是应邀出席的,也是硬要出席”,他以这样的方式为首次担当制作人的好友董卿助阵。著名演员王学圻作为参与节目的朗读者,现场谈了录制节目的感受。

相比于文字,《朗读者》更注重“人”,节目不但要塑造立体的人,更是通过情感的纽带联系不同时空的生命。

节目中第一个“人”是可见的朗读嘉宾,针对不同的主题,每一位嘉宾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讲述。在来到《朗读者》之前,每一位嘉宾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而《朗读者》要呈现出他们作为“情感人”的一面,比如,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朗读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时的那种紧张、兴奋的复杂情感是他最真实的内心。节目中第二个“人”是文字的作者,世界环球小姐张梓琳要给女儿读的作品是刘瑜写给孩子的《愿你慢慢长大》,通过文字的朗读,观众也能通过文字与它的作者交流。节目中第三个“人”是电视观众,每一段朗读,都是以共鸣的情感为切入点,让朗读嘉宾、文字和观众通过它连接在一起。节目中未见到第四个“人”,就是线下“朗读亭”里千千万万个真正参与的普通人,他们在“朗读亭”里大声地朗读,成为线上节目的延续。

“文化+综艺”引领电视综艺新趋势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办《朗读者》,那么多优美的文字就等在那里,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不办呢?”董卿说,文艺综艺领域里几乎所有的节目形态都已经被做过,她需要改变,这是《朗读者》诞生的偶然性。但从央视一系列的动作和行业发展的趋势来看,《朗读者》的诞生又成为一种必然。

白岩松说:“今天站在这里,仿佛看到邻家的妹妹突然之间就弄成这么大一件事情。《朗读者》不仅对董卿有意义,《朗读者》也将对中国电视的观众和文化的传承有意义。《朗读者》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过程,朗读虽然是一个现代的字眼,但是中国文化一直以来的读、说形式。”

近几年,央视一直在综艺节目上寻找符合自己定位的“爆款”“现象级”,而文化类节目无疑是最为可行的突破方向。优秀的文化类节目所带来的影响力、品牌美誉度、正向口碑将比娱乐综艺类节目更广泛持久。《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益智对抗竞赛节目都取得了成功,成为央视的“招牌”,引领着“文化+综艺”电视综艺发展新趋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