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航空港发展为内陆经济转型装上“飞腾芯”
我市安排部署 今年公安工作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 有异议请抓紧复核
国家发改委下达河南 中央预算内投资逾17亿
郑州法律援助门槛将再降
省科技馆新馆 5月启动建设
全省专项整治 货车非法改装
中牟县今年计划 新建5所中小学
安全生产 警钟长鸣
“互联网+”时代 党报仍是最佳读本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航空港发展为内陆经济转型装上“飞腾芯”

(上接一版)

河南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献波介绍,目前在新郑国际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21家,其中外籍公司14家,总数位居全国第四;开通全货机航线34条,通航城市37个,国际部分分别达29条和27个,占比均超半数。

“最新统计显示,2016年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完成45.67万吨,同比增长13%。更为可喜的是,由于‘以货带客’产生的联动效应,2016年机场旅客吞吐量也首次突破2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杨献波说。

单株“苹果”育出“百果园”

大枢纽、大口岸带动大物流,并吸引航空偏好型、外向型产业入驻。随着富士康将其苹果手机加工基地落户航空港,由此产生了强大“雁阵效应”。短短几年时间,一株“苹果树”正迅速繁育成一片“百果园”。

航空港区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航空港已签约引进智能终端及配套企业159家,中兴、天宇等34家已经建成投产。2015年以来,实现年产手机2亿部左右,约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1/7。

以智能手机为引领,航空港初步形成了精密机械、生物医药、航空物流等八大产业园区。数据显示,在产业发展的带动下,2015年航空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是尚未升级为国家级新区的2010年的6倍,年均增长4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2010年的11倍和3450倍。

产业兴则城市兴。迪欧咖啡港区店大堂经理张鑫雨说:“早先店里上座率就百分之六七十,现在忙起来得‘翻台’。尤其近两年,带手提电脑的人、外国人越来越多,有时服务员都忙得没时间吃午饭。”

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理事会副会长杨建国表示,目前航空港建成区面积近60平方公里,约有40万名产业工人。“从当初一片黄沙岗到具有省内龙头地位的产业集群,航空港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内陆开放探出新路径

物流飞天,产业落地——双轮驱动之下的航空港正成为开放与机遇的新“风口”,引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此汇聚,成为新常态下河南转型发展的新动能,也为内陆腹地如何借势“一带一路”走出去、实现跨越式开放带来诸多启示。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刘道兴表示,航空港建设让河南实现了陆港空港联动,区位优势立体化了,更大程度打开了中原腹地的外向度。

“陆上枢纽是中部地区发展的‘奔腾芯’,航空港建设则是把‘奔腾芯’升级为承天接地的‘飞腾芯’。今后中原腹地的发展路径也将从承接国内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展至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刘道兴说。

河南省委政研室新近发布调研报告称,当前航空港正由国家级新区向国际航空经济高地转变,由此成为我国中部地区融入“一带一路”的门户,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杨建国认为,目前河南在航空、陆地以及网上(跨境E贸易)都与“一带一路”打通了,未来要实现深度融入,仍须继续走好航空港这步棋。考虑到设立河南自贸区、打造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各种战略规划的同频共振效应,未来航空港作为内陆开放领头羊的作用必将进一步凸显。

新华社郑州2月17日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