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春天的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好人”京城 大写中原大义大爱
让农村更美乡愁更浓
郑州融媒体两会报道团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雷锋日 记者走近在京豫籍平民英雄
“河南好人”京城 大写中原大义大爱
李高峰贺新安了解寒门学子情况并给予资助
朱怡铭进行社区公益演出
李高峰高校宣讲雷锋精神
河南籍志愿者在北京城郊清理河道

他是一名社区保洁员,热衷于义务清理河道、巡逻抓小偷;他是一名啤酒送货员,勇敢跳入湍急的污水河中,救起落水儿童;他是一名理发师傅,常常给社区孤寡老人免费理发;她是一名青年歌手,习惯用歌声给留守儿童带去欢声笑语,公益演出从未间断……

他们共同的名字叫作“河南好人”。今天是3月5日“学雷锋日”,凡人小事最能彰显雷锋精神。3月3日,在春意盎然、繁花盛开的首都北京,全国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北京的“河南好人”。

危急关头跳河救人英雄美名传

“看见有人落难,如果见死不救,我心里会很不安。”3月3日下午,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属院内,来自信阳固始县49岁的李守禄拍着胸口说道。2000年,他带着爱人和孩子,从老家固始来京打工,至今已有17年。

李守禄长相憨厚,身体健壮,工作就是给周边的饭店和小卖部送啤酒,活儿不累,勉强能养活一家人。周六、周日,他会参加河南在京志愿者服务队,到附近社区照顾老人、清理小广告和垃圾,义务为来京人员引路。虽然租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但生活过得很开心。

他的名气一下子大起来,源于几次“赴汤蹈火”。2010年盛夏,一个5岁男童不慎滑落到一条湍急的污水河里,李守禄听到呼救跑到河边,发现有十多人围观,却没一人下去。不识水性的他毫不犹豫纵身跳了下去,救出了孩子。

2011年3月的一个深夜,朝阳区康家沟一平房突发大火,正在出租屋休息的李守禄听到喊声就冲进火海,救出一对母女,而他的头发和手脚均被烧伤。

2012年7月,北京连降特大暴雨,他作为志愿者投入抗洪抢险中,救人、运物,马不停蹄奔波了整整一周。

李守禄先后被授予“北京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感动中原”人物,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做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今后不管在什么地方,遇到别人有困难、有危险,我还会义不容辞地挺身而出帮助他们。”李守禄说。

其实,李守禄只是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而类似的故事在北京一次次上演。

来自商丘宁陵县的36岁小伙王军章也是如此,经过多年打拼,他开了一家会计公司。2014年元旦,在燕郊公园里,很多孩子在人工湖的冰面上玩耍,突然呼救声传来,正在参加活动的他远远看到两个孩子正在冰窟窿里扑腾,情况十分危急。王军章和另一位老乡迅速冲到湖边,冒着冰面随时破裂的危险直奔孩子。就在他将要把孩子从冰窟窿里拉出的一刹那,冰面突然开裂,两人当即落入湖水中。即便落水,他拉孩子的手仍紧紧握着没有松开。好在湖水仅有约1米深,当时人也多,在其他志愿者和游人的帮助下,很快将他们拉上了岸。

“举手之劳的小事,当时没想啥,就是感觉孩子快不行了,得赶紧把孩子救上来!”王军章告诉记者。

做好事上瘾停不下来

其实,不仅仅是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更多时候,一件件力所能及的好事就渗透于平常生活中。

来自周口扶沟县的李高峰,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他的经历被很多人津津乐道。

“2001年来北京打工,卖过红薯,当过投递员、保洁员,尝遍了‘北漂’的艰难滋味。”49岁的李高峰说,他刚来京时,租住在朝阳区城乡接合部,环境脏乱,附近的二道沟河成为居民们的垃圾桶,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到河里。

看到这种现象,李高峰在找工作之余自己出钱购买工具,冒着危险跳进臭水河里清理了所有垃圾,一开始还有人嫌弃、嘲笑他,但当人们眼见一条长达5公里的臭水沟被一点点清理干净后,都为这位河南大哥竖起了大拇指。他还义务清理了8座无人管理的厕所。

除了做环保外,他还经常在社区义务巡逻,照顾帮助孤寡老人。十多年间,他亲手清理卫生死角200多处,铲除小广告几十万张,光涂料钱就花了6000多元。不仅如此,他还不顾自身和家人的危险,抓获小偷29人,大家都称他为“社区110”。

2007年,由他发起的“河南在京务工人员环保志愿者队”成立,人数从最初的40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2016年9月,他带领志愿者走进北京市孤儿院为脑瘫病儿、自闭症儿童捐助食品、药品、文具,价值10多万元,让100多名儿童感受到雷锋精神的温暖。

“做好事会上瘾的,就停不下来。”李高峰说。

他的名字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他先后荣获“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北京好人” “首都文明之星”“北京城管优秀志愿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公益杰出贡献人物”“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一个大写的河南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河南好人”层出不穷

正是在李高峰等正能量典型人物的影响和带动下,在北京,“河南好人”的故事越来越多,来自河南各地庞大的好人群体正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瞩目。

来自周口44岁的贺新安就是其中一个。2004年,贺新安从老家来到北京通州区务工,13年来,经过艰苦创业,成立了一家玻璃加工厂。虽然在北京创业,但情系家乡,每年逢年过节,回到家乡不忘看望困难户,资助贫困学生,时刻不忘帮助需要帮助的群体。

前年,他参与发起成立了北京慈善义工联合会通州分会,带领河南在京志愿者做公益。目前,已形成200多人的志愿组织,主要活跃在通州城区,开展文明引导、环保宣传、义务巡逻、法律维权、扶老助残、义捐善款、关爱袖珍人、关爱抗战老兵及走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贺新安还利用周末、节假日或业余时间,经常组织去京杭运河的上游捞死鱼等,被称为运河上的清道夫。去年5月,共青团河南省委授予他“优秀志愿服务者”称号。

“我是一名歌手,我希望用歌声给大家带来温暖和欢乐。”声音浑厚圆润、形象气质俱佳的青年女歌手朱怡铭来自南阳桐柏,2011年7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她的原创作品《妈妈我想对你说》《感恩》等歌曲,深受听众喜爱。不过除了歌手身份,她还有志愿者标签。

六年来,她在音乐创作和演出的同时坚持参加各类公益演出,不计报酬。她的本子上,记录下这一幕幕难忘的场景:2012年6月,参加“情系家乡,关爱下一代”公益晚会演出;2013年10月,参加朝阳无限社区“爱在金秋,爱在重阳”公益演出;2014年1月,参加“团中央慰问在京进城务工青年”公益演出;2016年9月,参加雅成里社区“雅人益行,重阳敬老”公益演出;2017年1月,参加朝阳区延静里社区居民迎新春公益演出等。“每年参加的公益演出少说也有二三十场,只要我有空闲,就会去参加。”

“做公益,做好事,我很快乐。”朱怡铭说,甘愿一辈子做一个为人民放歌的义工!

来自周口太康县46岁的卢文昌,也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志愿者。他21岁来到北京,从朝阳区一家大型保安公司的一名保安做起,25年时间里做到了公司老总的位子。“我如今在北京有房有车,生活安逸,但不能只图享受,那么多人帮助过我,应该懂得感恩。”

2011年,卢文昌就加入了志愿者组织,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街道疏导交通、去河道清理垃圾,给社区居民讲解消防知识,并组织无偿献血。2016年11月,在他的带动下,全国雷锋文化联盟北京保安团成立,他担任团长,经登记注册的志愿者一下子达到了1450人,其中包括300多名河南老乡。“说实话,在京的‘河南好人’越来越多,层出不穷。”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