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春天的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心系群众关切 发出民生强音
郑州融媒体两会报道团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心系群众关切 发出民生强音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毛杰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城关镇南府店村党委书记张龙安
全国人大代表、沈丘县冯营乡李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河南亿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士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省管国有企业监事会主席陈祥恩
全国人大代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节目组主持人张泽群
全国人大代表、商丘市梁园区解放村党委书记乔彬

3月6日,全国两会河南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传出众多“好声音”。

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形势深刻透彻、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使我们感觉到信心更足了。我们只要坚持真抓实干、上下一心,工作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工作任务一定能够完成。我们对2017年充满着期待和信心。

建议相关部门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的力度,增强顶层设计,既要有支持文化发展的政策,也要有落实政策的措施,推动创新、延伸文化产业链,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的内容管理一定要加强,要在内容上把时代中最引领风尚的内容、反映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其中。

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全社会加强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为重要。建议相关部门在教育引导的同时,还要制定良法善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法律法规之中,推动全民的道德建设。

食品药品安全属于公共安全的大范畴,这个公共安全联系着千家万户,确保食品药品公共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食品药品安全必须管得严而又严,要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夯实各方面的责任,坚持源头控制,产管并重,重点治乱,坚决把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每一道关口。

建议要更加注重基层基础的监督管理,加大惩戒力度,加大社会宣传等方式,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

政府要为实体经济 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学前教育事关人生的奠定,但现在幼儿园入学难、入学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建议国家出台促进学前教育的法律,同时让相关的规章落到实处。地区发展要注意学前教育的规划,真正做到每个乡镇一所公办幼儿园;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为优质的教育;相关部门要做好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之间的衔接,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百姓。2016年,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就《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情况开展调研,发现依然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小作坊、小摊贩的食品安全治理力度;注意加强对蔬菜水果的安全监测;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加强食品的管理体制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建议各实体经济主体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提出的推动“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加快自身发展;政府要在实体经济的信用担保、融资等方面给予支持;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维护实体经济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简政放权,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呼吁国家支持 河南争创“双一流”大学

当前,河南高等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弱,整体发展水平较低。长期缺乏重点大学的示范带动。二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不够紧密,高校主动融入和服务发展大局的意识不够强,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能很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些高校存在办学定位模糊,轻质量、重规格,轻社会效益、重经济效益的现象。三是高等教育供给与人民群众需求有较大差距。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9个百分点,与周边省份相比也处于后列。国内高水平大学在河南录取比率比较低,河南孩子“上好大学难”的问题比较突出。

解决这些难题,加快河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河南坚持不懈地努力,也需要教育部和国家有关部委加大支持。

为加快新时期河南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历史机遇,紧跟国家部署,扎实推进河南省的“双一流”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希望国家能够大力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同时也希望国家在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项目、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省外高水平大学河南本科投放计划、中央财政对河南的转移支付力度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将义务教育范围 延伸至学前教育

幼儿园是公益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公办和民办相结合的办园思路。幼儿园的数量、规模及分布要综合考虑人口数量及适龄幼儿数量等因素,加大公办园建设力度,尽量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幼儿入园需求。要加强规范引导扶持,探索建立民办幼儿园收费项目审批制度。完善幼儿园动态管理监管机制,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坚持适龄幼儿就近入园,推进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招生公开、公平、公正,促进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应建立起公共财政对学前教育的经费保证机制和基本建设投入机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探索通过购买服务或按照生均数额补贴等方式,降低民办幼儿园的办学成本,减轻家长经济负担。将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纳入民生工程,纳入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体系考核范围。尽快制定政策,出台措施,将义务教育向前延伸至学前教育。

完善农村医疗扶贫政策

建议完善农村医疗扶贫政策;推进“健康扶贫”;适当提高国家级贫困县村干部的工资补助标准;加快优化乡村小学教育资源。

建议加强对煤炭 企业金融支持

建议政府和企业联动,加大对职工安置方案的落实力度;加强对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增加国有企业的收入;加大对煤炭企业资产债务处置的支持力度,建议国家出台具体管理办法,修改破产法。

设立古都保护试验区

大数据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建议制定数据资源法;建议统筹考虑城市化与逆城市化,促进“乡绅”回乡建设;按照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力度,建立国家级防霾体系;设立古都保护试验区,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源头上加大 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建议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立法,防止恶性竞争,保障农产品安全;加大对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从源头加强监管;国家财政加大对农村垃圾清运和污水处理支持力度。

郑报融媒记者 李娜 王继兵 刘俊礼 裴蕾 覃岩峰 王译博 徐刚领 石闯 文 宋晔 马健 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