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春天的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乡片区:创新引燃提质发展新动力
洛阳片区:创新焕发千年古都新活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洛阳片区:创新焕发千年古都新活力

近日,在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国内首套渔船用双机单桨双速比动力集成系统完成并机试验,这标志着今后国内渔船将有更实用、经济和安全的动力产品。而这,仅是洛阳市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

今年,是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突破之年。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不仅有利于整合、激发洛阳现有创新优势,也有利于挖掘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等的科技“富矿”,更好地推动创新发展、焕发内生动力。

洛阳紧紧抓住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一“龙头”,围绕打好“四张牌”排兵布阵,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加速构建良好政策环境,激活发展第一动能,奏响古都创新春之声。

机遇叠加、红利丰厚、平台广阔,正是风好扬帆时!

红利多多:焕新传统产业 升级“无烟工业”

拿到“国字号”金字招牌,联手兄弟城市共同发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对洛阳战略意义重大。它不仅能激发洛阳企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还有利于发掘文化资源,促进文创产业发展。

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薛选登教授认为,作为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洛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在全省范围内集成配置科技资源,形成中原经济区重要的战略支撑极。“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洛阳科研院所众多,在整个中部地区拥有优势。”薛选登说。同时,创新也需要载体,中信重工、中国一拖等大型国企恰恰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让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是优势也是问题,如何才能让传统制造业实现转型?答案其实就是“创新”二字。薛选登表示,作为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老工业基地,洛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在开放创新过程中汇聚创新力量、破解发展难题,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更多政策扶持,有助于企业尽快走出困境,而更高的平台能吸引发达地区人才前来,出谋划策破解困局,让企业顺利转型。”薛选登介绍道。在他看来,一旦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成功,洛阳市就能进入一个发展的良性循环。“污染势必减少,环境也会改善,加之地铁、快速路的修建让城市更宜居,又能吸引更多人才。”

如果说传统制造业是一个人的肌肉,那么文化产业应该就是血脉。作为中国的著名古都,洛阳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让历史遗产转化为资产也离不开创新。薛选登认为,被誉为“无烟工业”的文创产业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洛阳应该紧抓机遇,利用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红利,让文创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 产业发展快

洛阳市科学技术局局长任常山介绍,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有不少优势条件。

首先是洛阳的创新优势。

在研发资源上,洛阳市拥有原部省级科研院所14家,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7家,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华大基因、深圳光启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所、高校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

在创新实力上,近年,高速铁路、载人航天、“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都有“洛阳制造”和“洛阳创造”建功。去年,全市9项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获得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支持,占全省立项总数的13.4%。

在孵化载体上,黑石咖啡、洛阳恒生众创空间成为全省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占全省总数的1/3 ,孵化器建设水平和规模走在全省前列。

另外,是洛阳的产业优势,七二五所、中信重工、中航光电、中国一拖集团、中硅高科、河柴重工……这些都是在引领国内行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

此外,作为洛阳片区创建方案中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智慧产业、科技服务业近年的发展也异常迅猛,一些明星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洛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新材料产业两大产业冲得猛、得分高,为创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分不少。

举措配套:政策体系“1+3+N”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为进一步建设好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市推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在政策方面,洛阳市去年年底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对省“30条”意见进行落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地企合作、军民融合等具有洛阳特色的支持政策,初步构建了以现代创新体系为统领,以自创区建设、国家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为支撑的“1+3+N”的政策体系。

通过优化“一核三区”整体布局,加快推进洛阳国家高新区扩区工作。加快推进洛阳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洛阳伊滨产业集聚区升级为省级高新区。

通过实施现代创新体系八个重大专项,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实施引才引智引企与发挥存量优势科技资源并重,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打造最具活力的国家创业创新示范城;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创新创业政务服务环境。

在示范区建设资金投入上,引进市场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保障示范区建设资金需求。

洛阳晚报记者 李砺瑾 潘立阁 文 张 斌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