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将严格整治“天价球员”
亚冠:苏宁上港双双三连胜
河南军团全力争出线
功夫文化: 中原文化的动感符号
建业核心多奇卡尔 入选捷克国家队
欧冠:莱斯特再续传奇
球迷航体滋事被拘
NBL四强争霸赛27日开赛
90后榜样孙宇晨 出书分享创业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功夫文化: 中原文化的动感符号

本报记者 秦 华

一部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功夫蜚声海外。而在文化部、河南省文化厅的外事活动中,少林功夫表演已成为“常客”,是出场率和受欢迎度最高的“文化主餐”。艺术评论家、文化学者黄海碧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中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功夫已超越了语言、民族,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中原文化的有效载体,并开始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产生出崭新的艺术样式。

黄海碧介绍,功夫文化是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一个分支,“不夸张地说,很多国家是从认识功夫开始认识中国的,很多人是从少林功夫开始了解中原的。”

的确,一组数字足以印证功夫的魅力:少林功夫在世界各地的精彩表演,吸引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万余名武术爱好者到少林寺参观,近万名国外武术爱好者先后到登封学习武术,海外少林弟子也纷纷到少林寺朝山归宗。而在国外,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传授和学习少林武术的组织。

在黄海碧看来,功夫发展至今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魅力,它除了承载强身健体、正义自卫这些功能之外,还衍生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功夫有着这样一个发展脉络:它本是本土百姓自卫的格斗模式,之后突显出强身健体的功效,最后进入了哲学和文化的层面。可以说,功夫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以武化文’的过程。我们现在再谈到功夫,联想到的就不仅仅只是格斗层面,而是更为深入的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层面。”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下,功夫文化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也不可避免地需要面对“传承与创新”的问题。黄海碧介绍说,近年来,功夫文化也开始跃动起来,尝试与舞蹈、书法、音乐等艺术门类相结合,产生出新的艺术样式,有些还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黄海碧说,他也观看了近日火爆网络的少林寺山门前对决的视频,街舞“斗”功夫十分震撼,“郑州是街舞重镇,少林功夫更是河南的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如果二者能找到一个好的结合点,我相信最终产生的艺术效果、传播效果一定会不同凡响。”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