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嵩山古寺(国画) 程兆星
花 殇
泼辣的春
美好的告别
古诗四首(书法) 马俊明
《最美的话,原来在于不说》
山村望月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好的告别

♣ 高玉成

前不久,琼瑶给儿子儿媳写了一封公开信,说自己有感于一篇题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的文章,叮嘱将来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不动大手术、不送加护病房、不插鼻胃管、不采取急救措施,只要让自己没痛苦地死去就好。“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这让我想起一位亲戚,八十多岁了,长期卧病。某日早上,老人忽然沉睡不醒,细看已不省人事。家人急忙将老人送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插上鼻管,戴上呼吸机,每半小时抽一次痰。每次抽痰老人都痛得浑身哆嗦。两个月后病情有所缓解,转入普通病房。没几天,老人再次沉睡过去,又被家人送进重症监护室抢救。抢救过来后,老人自己偷偷拔掉了鼻管和呼吸机;家人便将她的双手绑在床栏杆上。老人不能动弹、不能说话,就用笔反复在纸上写:我不想活了!直到几个月后痛苦地死去。

我能理解子女抢救老人的心情,但他们也许不知道,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能够在沉睡中悄然离去,是多大的幸运、多大的造化呀!为了让老人勉强维持几个月,却使老人遭受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对于子女来说也许是满足了“孝心”,但对于老人来说是何等残酷、何等不公啊,还有什么“美好的告别”可言!

一个朋友的父亲,突然被查出身患绝症。子女带老人多方咨询,结论是如果做手术,也许能活一年半到两年;如果保守治疗,也许活不到一年;但手术就意味着老人可能从此卧床不起,虽然比保守治疗多活一年半载的,却要经受很多痛苦和折磨。于是,子女们决定给老人保守治疗,每天陪老人聊天、散步、打牌,干他想干的事,去他想去的地方,让老人在最后一段时光,过有质量的生活;在该离去的时候,有尊严地离去。如今两年过去了,老人依旧精神矍铄。

“人固有一死”,谁也逃避不了。与其恐惧死亡,不如坦然面对;与其遭受痛苦和折磨,不如预约美好的告别。特别是对于已经病到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老人,子女们更应该就如何减少病痛折磨,为老人作出选择。无望之挽留未必是孝心,有时还可能是狠心。让老人在痛苦中挣扎,并非是对老人真正的关爱,甚至可能是自私虚荣的表现!

79岁的琼瑶与儿子儿媳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我认为很明智、很必要。人不能预知未来,但可以预约怎样告别;琼瑶的选择,值得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思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