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月春光满 绿城花事繁
二七区总工会支持绿色出行
陇海马路街道拆除违规简易房
龙子湖安置区配套工程启动
惠济区图书馆组织计算机培训
周末七彩课堂落户小孟砦社区
中牟大孟镇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奥地利大师指导公益音乐课堂
东关南里社区“大讲堂”开讲
康百万庄园通过语言文字评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沟“天井院”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孙晶晶 文/图

天井院,又叫地坑院,也叫“天井式窑洞”,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居。虽然多出现在黄土高原地域,但地处平原的郑州西南也有一处这样的院落。其坐西朝东,三面临崖,一面临沟,站在其顶部朝下看,整个院子酷似一口巨大的水井,故称天井院(如图)。

迎着春风,闻着一路樱桃花香,驱车顺着侯张线来到位于二七区樱桃沟景区竹竿园村的天井院。井院北、西、南三面都是高高的土崖,入院之后关上小门,独成一片天地。东面的深沟长满高大的樱桃树,枝叶茂盛,足有20余亩,成为天井院的天然屏障。

风蚀的黄土,斑驳的墙体,无一不在诉说着院落的历史变迁。景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介绍,经考证,此院建于嘉庆三年(1798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井院逐渐破败。

“院子创建者叫王二板,荥阳人。”工作人员娓娓道来。嘉庆三年河南大旱,颗粒无收。年仅15岁的王二板一路讨饭来到这里,见这里环境优美,沟壑纵横便于避乱,就住了下来。王二板有两个过硬的绝活,一个是打窑洞,经他手开挖的窑洞,不仅结实经久,而且美观漂亮;另一个是编苇席,王二板能编出长、方、圆桌子,蜡烛样的苇席,上面再编上“福禄呈祥”的图案,各具形态,惟妙惟肖。依靠手艺,王二板挖打洞、建房屋,娶妻生子,延续五代200多年。

整个院子为长方形院落,北南西部为10米高断崖,三面有土窑九孔;院落西部正中间为砖砌窑洞1孔,是该院内正主房(窑洞);东部有砖木结构房屋三间,屋内墙上绘有灵芝、梅花鹿、祥云、梅花等彩绘图案。

三年前,由于樱桃沟从3A景区向4A景区升级,管委会从文物角度出发,出资对这座天井院进行了修缮。原来塌了的房子被重新修好,11个窑洞安上新门,院内原来的石磨盘恢复到之前的位置,屋内的老土炕也恢复原来的模样。

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有文化产业项目进入天井院,在进行文化项目的研究、教学、传承和交流同时,天井院也能得到保护。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