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5版:群贤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群英荟萃的寻根之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
群英荟萃的寻根之旅

今日,丁酉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社会各界来宾齐聚祖根圣地,共拜人文始祖。

升格为省级主办后,拜祖大典已走过11年,不少知名嘉宾多次莅临,他们对黄帝和黄帝文化有哪些精彩评说?记者和您一起重温。

建议将拜祭黄帝升为国家级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多次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并担任大典主拜人恭读《拜祖文》。在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他建议,拜祭黄帝应该上升到国家级,拜祭地点就应该定在新郑。

许嘉璐认为,一个民族的力量凝聚,必须靠文化。文化需要标记和符号,黄帝是中华民族有史可考的人文始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标记和符号。他说,对黄帝的拜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就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将拜祭仪式上升到国家级,可以向全球展示我们的信仰。

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

中原是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

2007年4月, 应中共河南省委邀请,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身为“河洛郎”的连战首次参加拜祖大典。

“中原是华夏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古迹非常丰富。中原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的故乡,这是我此行最深的体认。”连战说。他在黄帝“故里祠”前欣然题词:“扫蒙昧,定中原,世胄文明於焉开”,表达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景仰追思之情。

大典上,连战夫妇向黄帝像敬香施拜。连战表示:“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今天参加拜祖大典,向始祖黄帝表达最高的敬意。”

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

中华民族的根在这里

2010年,原全国人大常委、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率香港客属代表团抵达祖根圣地新郑参加拜祖大典,他表示:“中华民族的根在这里,客家人不管走多远,都要回到这里寻根问祖。”

曾宪梓说,来到河南,感到非常高兴。他表示,河南地处中原,四通八达,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大发展。

文化学者余秋雨:

把黄帝文化作为文化坐标

文化学者余秋雨连续多年参加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分享他对黄帝和黄帝文化的思考。

2008年,第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余秋雨深情讲述黄帝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2009年,第三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余秋雨提出了“把黄帝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坐标”的主题。他认为现在我们讲黄帝的时候,已经不仅仅是讲一个具体人,而是讲一种开创和守护伟大文明的力量,他使这种文明一直延续到现在。

2010年,第四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余秋雨说,黄帝文化值得我们重视的文化内涵有很多,而其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开源文化和王道文化。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

弘扬黄帝文化共觅精神家园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多次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2008年举办的第二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他说,我们今天拜祖就是要提倡感恩,学会在感恩中生活,感恩社会,感恩国家,感恩自然。

王立群认为,拜祖是以今天的繁荣昌盛告慰先祖,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弘扬黄帝文化,寻觅共同的精神家园,这是我们拜祖最重要的意义。

中国首枚奥运金牌得主许海峰:

参加拜祖大典很有教育意义

2008年戊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获得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射击冠军、为中国拿下首枚奥运会金牌的许海峰,作为祈福嘉宾其中一员参加了本次大典。

许海峰在祈福牌上写下了四个字“中华昌盛”,他说:“我写下这四个字,就是祈福中华民族更加繁荣昌盛。”谈及参加拜祖大典的感受,许海峰说:“29名奥运冠军齐聚郑州参加拜祖大典,加上今年又是奥运年,参加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奥运冠军祈福北京奥运会是这次拜祖活动的两大元素之一,参加拜祖,可以让奥运冠军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为祖国多做贡献,很有教育意义。”

郑报融媒记者 王 治 文 马健 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