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8版:根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打造活力宜居文明平安新华
不忘初心办高质量有特色 人民满意发展需要的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教体局
不忘初心办高质量有特色 人民满意发展需要的教育

4名学生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本科一批上线969人,比去年增加109人,上线率24.76%;本科上线2948人,上线率75.32%:高考成绩连续25年位居郑州6县(市)第一。

累计投资1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4所,其中和庄镇中学和人民路幼儿园已投入使用。

先后荣获“全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郑州市中小学德育创新先进集体”等30项荣誉称号,并成功入围“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

刚刚过去的2016年,新郑市教育体育局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克难攻坚,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质量等,再次给63万新郑人民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真金白银投入 各类教育有序发展

去年9月9日,新郑市2016年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上,该市第一中学班主任刘源被评为“新郑市高三优秀班主任”,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大红证书。

尊师重教,并不仅仅体现在一个会议、一份证书上:去年,包括刘源在内的高中班主任,生活补助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300元。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班主任生活补助标准则提高至300元。

而刚刚召开的新郑市第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新郑市政府又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其中涉及教育体育方面的内容就有:集中财力实施教育提升工程,在公立学校、幼儿园试点安装新风系统;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中小学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学校、教师和学生;新建10所、改扩建8所公办中小学校;为在村委会或乡镇政府所在地公办学校工作的教师每人每月分别发放700元、500元生活补助;公办幼儿园、小学、初中班主任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至300元,高中班主任每人每月提高至500元;高中段学生年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至2500元,免除高中段学生书本作业费。

正是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真情实意的关怀、真金白银的投入,新郑市不仅高中教育遥遥领先,且各类教育有序发展——

学前教育方面,积极编制学前教育第三个3年行动计划,逐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公、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义务教育方面,坚持“1+1”优质教育发展共同体工程,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已处于全省领跑位次;特殊教育方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稳步推进全纳教育。

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育更加均衡发展

实实在在地加快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建设,保证足额教育经费,积极推进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同时,新郑市教体系统还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实现了广大学生及家长基本“不择校”,可以说是从发展道路上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一年来,致力于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强化教师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培训、讲座、竞赛、考察等活动。由人社局、编委办、纪检会、教体局组成的招教小组,新招聘教师147名;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薄弱学科提升培训等培训6000多人次,提升了教师素质,树立了新郑教育的良好形象。

资助工作稳步推进。一年来,共向学生发放资助金2075.62万元,直接受益学生23836人次;持续关注特殊群体,帮助32005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并享受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依托 37个“留守儿童之家”,让每一个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全面推进群众性体育活动,依托炎黄体育中心、广场、街心花园和辖区300多个村、社区的“一场两台”等场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健身运动。

树牢教育强市理念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下,充分发挥教育事业启智、育才、聚力的重要作用,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新郑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奎志表示,新郑市教体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将始终树牢教育强市理念,始终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始终守好校园这方净土,始终坚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持续推进学前教育的规范发展,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以增加公办学前教育资源比重为重点,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学前教育需求;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丰富学校办学内涵,实现辖区学校共同发展、共同成长,逐步实现学校基础设施标准化、常规管理规范化和校园文化个性化;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多元化、特色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加快推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德育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新郑市还将积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在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建设小型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身步道等场地,满足广大群众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并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在完成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的基础上,到2020年底实现行政村健身路径全覆盖。在市区内建设一个小型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刘奎志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升新郑市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现代化水平,办高质量、有特色、人民满意和发展需要的教育,用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为63万新郑人民交上更加满意的答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