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民国记忆:探访韩凤楼故居
管城区实现 一季度招商引资开门红
中原区政府签约 购买公益服务岗位
中牟力争每户拥有一名家庭医生
“熟人社区”的邻里亲情
新郑市启动 锦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
上街区亮出136项服务项目清单
巩义市竹林镇 开通镇区公交
举办职业技能培训 帮助群众就业创业
中原区建设路街道 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培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熟人社区”的邻里亲情
“阿炳推拿”技师走进老人家中,为他们缓解病痛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王丽艳 文/图

不少市民都对80年代的平房大院儿充满怀念。那时邻里鸡犬之声相闻,一条街的人都叫得出名字。 在二七区大学路街道新华社区,一群老街坊多年来互助互帮,仿佛当年的模样。近日,记者走进这个“熟人社区”,探访他们的邻里亲情。

全楼的邻居给他过生日

新华社区的墙上,贴着很多照片,一张张笑脸,都在讲述他们的幸福生活。

其中有一张,是几辈人一起热闹过生日的画面。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一个大家庭的聚餐。社区书记刘琴道出了真相——

过生日的是李克芳,住在桃源路34号院。75岁的老李身体很好,更是古道热肠:多年来每天骑三轮车接送左邻右舍孩子上下学,给邻居帮了不少忙。逐渐的,大家都把他当成自家人。他过生日那天,全楼的邻居都来了。大家围坐在一起,笑容荡漾在每个人脸上,相机“咔嚓”一声,定格在这个幸福的瞬间。

“爱心门铃”响 邻居来帮忙

80岁的孙慎兰,独自一人住在陇海中路59号院,在她床边有一个小小的门铃,另一头连着的是楼上的邻居闫淑梅家。老人有事儿需要帮助,按一下铃,闫淑梅几分钟就能赶过来。平日里,闫淑梅经常到老人家里转转,买菜、交水电费都是顺手的小事。平时家里做点好吃的,转个身就端一碗送下楼来。

这样的“爱心门铃”,最多时20个老人床前都有。这个门铃、这份爱心,已经延续10年。社区通过结对子,不断更新着“爱心门铃”的名单。

一条街的商户

“志愿者”

淮北街两边有很多小店。张亮年的烩面馆就是其中一家,他已经在这条街上经营了一二十年。张亮年的热心肠,邻里街坊有目共睹。随着街道两旁商铺增加,大家成立了商会,并选举张亮年当会长。在他的带动下,商户们积极给社区活动捧场——街道下水道维修、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都少不了他们的身影。

温暖总是自带感染特质。这不,街道商铺“阿炳推拿”的两位技师近日走进张正雨家,为87岁的退伍军人进行推拿,缓解老人多年的病痛。据介绍,这项服务他们开展了两个多月,接下来,会将推拿服务送到更多居民床前。

爱心之花遍地开

社区书记刘琴已经在新华社区工作了近18个年头。她说,社区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都想让这个家更好。为此,社区想了很多办法。

“这是我们的爱心帮扶个案库。红色代表需要重点帮扶,黄色代表正在好转,绿色代表困难已解决。”刘琴指着办公室墙壁上的图说。除此之外,还有“晒被子晒孝心”活动,让子女进入老年人的心理世界。“临终关怀”,送弥留的老街坊最后一程……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