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2017郑州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凝聚智慧 献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凝聚智慧 献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昨日下午举行的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9位委员分别代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和委员个人,围绕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生态水系建设、科技人才培养、民营制造业发展等问题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创新示范区

面对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考”,作为省会城市的郑州该如何答好“试卷”?民建郑州市委员会给出了建议。

民建郑州市委员会认为,郑州要充分发挥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龙头作用、引领作用和支撑作用,以营造促进创新创业的良性生态为抓手,大胆先行先试,立足郑州创新示范区这块“试验田”加大力度改革体制、创新政策环境,使之成为创新创业的最佳载体和舞台,将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综合载体和增长极。

我市在建设自主创新示范区上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压力?民建郑州市委员会调研后建议,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促进郑洛新城市群协同创新发展。建立一体化协同推进机制,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统筹重大科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升级和人才聚集新突破,推动产业走向价值链高端,形成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打造中小微企业创业核心区

中小微企业规模不大,但在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民革郑州市委员会建议把郑州打造成中小微企业创业核心区,夯实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基础。

减轻负担。各级政府要切实执行“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成立机构。借鉴上海、天津等城市经验,建立服务中小微企业行政职能集中的中小企业促进创新发展管理办公室,提高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

集聚发展。出台政策鼓励引导中小微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延长产业链条,加强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协作水平,以促进中小微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

开展技能培训。建立中小企业专家服务中小微企业长效机制,每月定期为中小微企业开展培训、咨询;做好各类高端人才培训,组织企业参加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专题培训。

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获批让郑州人倍感振奋和自豪。如何做大做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民盟郑州市委员会给郑州片区的建议是“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目前郑州市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高端人才,还应继续加大力度,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应按照不低于90%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科技成果完成人。

培养高技术专业人才。一方面可以在引进多领域高端人才的同时,派优秀人才到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在郑州高校设置热门高端专业,培养本土专业人才。

完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设立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等特设岗位,实行50万~100万元不等的年薪+绩效分配方案,按照人在岗在、人走岗销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形成院士、教授、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科技创新杰出青年组成的梯次有序、有机衔接、优势互补的完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世界上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科技体制进行改革,尤其是要改变“非专业”领导管理“专业人才”的弊端。

强化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是主要优势。如何通过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的再谋划、再提升,使其真正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支柱?

市政协城建委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对外连接方面,要进一步凸显域外枢纽地位。

加快建设航空港综合枢纽。到2020年,开通40条以上国际货运航线,5条以上国际客运航线。依托郑州南站构建空铁联运枢纽,建设机场铁路分拨中心。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积极推进上街、中牟、登封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加快建设铁路枢纽。加密郑欧班列,面向日、韩、东南亚,强化欧亚联运通道。积极推进“米”字形高铁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辐射全省省辖市的“1小时交通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衔接国内主要城镇群“4个小时交通圈”。

加快建设公路枢纽。优化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络,强化郑州的高速路网枢纽地位,形成“两环多放射”的高速网络和“七横十四纵五放射”的干线公路网络。

内部交通方面,尽快构建域内畅通体系。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坚持“交通先行,地铁主导,规划引领,科学布局”发展理念,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促进轨道成网。

积极推行慢行交通。依托生态廊道、生态水系、滨湖系统,规划建设城市休闲自行车道、人行步道慢行系统;按照便民出行、公交互补、灵活调整的原则,规划建设区域公共自行车系统。

加大交通管理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指挥控制和交通需求管理体系。重点推进快速路系统智能交通管控系统,充分发挥“井+环”快速路功能。

贾鲁河绿化景观要突出本土特色

去年9月开工的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是我市生态建设的一号工程,也是两会关注的焦点。贾鲁河综合治理,两岸景观该咋绿化?市政协农业委员会认为,绿化应该体现本地特色。

如何体现本地特色,把贾鲁河真正打造成为郑州的生态新名片?

规划设计定位要准。贾鲁河绿化景观应定位为“郊野型生态公园”,其景观建设与郊区基本农田、水系湿地、自然村落、历史风貌等现有人文资源有机结合,发挥更好的生态功能。设计方案要结合国家海绵城市、森林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等标准,尽量一步到位。

突出中原文化和本地特色。要深入挖掘这条千年古河的历史人文底蕴,将其融入绿化景观中,以唤起回忆,留住乡愁。尽量多使用乡土植物,这样不仅能够展示本地特色,还能减少以后的养护开支。

在植物配置方面,以本地树种为主,同时考虑树种的耐水性和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提高成活率,保证后期长势。可采用复层林冠、乔灌花草结合,进行景观绿化。选择适生的彩叶树种,提升景观效果。合理配置常绿树种,让春夏秋冬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工程配套与功能要完善。要结合廊道绿化设置人行健康步道和自行车道,靠近居民区设置休憩区域等,可采用市政桥下套桥的形式使道路全部贯穿,方便市民运动健身或参观游玩。

打造精品清真美食街

去西安旅游,不少人都会去逛逛“回民街”。如果郑州也建设一条这样的民族特色街区,会不会也成为一大旅游亮点?

管城回族区是全国五个城市民族区之一,南北顺城街区域具备打造民族特色街区、形成旅游资源的先天优势。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调研后建议,突出特色区位优势,将南北顺城街打造成一条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清真美食街。

加强规划设计。南北顺城街目前已初步具有清真餐饮规模,为更能体现清真美食文化特色,建议政府加强对南北顺城街清真美食文化一条街整体风格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使清真美食文化成为美食一条街的“卖点”。

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挖掘顺城街的文化渊源、历史典故,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对清真美食街进行宣传推介,提高我市清真美食文化的知名度。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宣传,高起点、高标准打造美食街文化品牌。

聚焦清真品牌。面向全国开展招商,吸引各地清真特色美食入驻,将美食街打造成以民族风情、清真餐饮为特色的清真美食一条街。创立清真特色美食品牌认定挂牌工程,推进清真美食多元化、连锁化、规模化。

加强政策支持。鼓励旅行社与美食一条街进行合作,建立商旅互动的商业运作机制,对能大量吸引外来游客的街区特色旅游项目,可在市财政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适当补助。

加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文化是民族生命的不息血脉。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积淀着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一个民族保持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最为丰厚的沃土和滋养。

市政协委员顾万发认为,应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都不能回避和草率处理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顾万发建议,应加大郑州文化公众传播和对外宣传交流的力度;对展示郑州文化底蕴和文化特色的遗产工程要科学立项和规划;创新形式,创造性发展,加强传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少林文化学术和佛学学术研究,建设真正的世界武术文化之都;加强乡土教材的编撰和应用工作;结合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治理,适当恢复一些经典人文景观;郑州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建设应该有竞争意识;加强制度设计、完善和落实,切实拓展传统文化事业、产业的施展空间,提高社会及市场效益;内引外联,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利用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高标准建设好“郑州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增光添彩。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

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的污染防治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一旦发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代价巨大,部分严重地区甚至不可恢复。此次市两会,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关注的就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认为,面对我市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应加大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力度,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刻不容缓。

九三学社郑州市委员会建议,尽快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调研,把此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尽早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预防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地方性法规。

编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提高人们特别是广大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及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认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技术指导,引导农民科学种田、施肥、喷洒农药等,尽量减少由于农事活动不科学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中残余污染物的增加。

大力发展民营制造业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郑州市民营经济的支柱产业。面对我市民营制造业存在的 “大而不强、缺少品牌,多而不专、优势不明”等问题。该如何推动我市民营制造业健康发展,助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市工商联建议,培养企业家的品牌意识,打造“郑州制造”新名片。让企业家懂得品牌的重要性,在企业经营中从长远策划自己的品牌,培育自己的品牌,努力打造“郑州制造”的国内驰名、国际知名的新名片,提升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美誉度。此外,应着力推动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提高产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优化传统产业结构。

市工商联认为,“大而不强”是郑州市民营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是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民营制造业要做大做强,就要紧跟国家的战略布局,抓住政策优势,把握机遇。

郑州融媒体记者 武建玲 王 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