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顶子床
花海之爱
石上人家(国画) 白 印
春天与海子(外一首)
《非比寻常》
阙题(书法) 刘淞海
大 黑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顶子床

♣ 古 野

这是一张床,一张精美绝伦的床,康百万庄园的镇园之宝,国家一级文物。文物大家说,皇帝也没享受过这张床。

它像个雕出的宫殿楼阁,精致而又富丽堂皇。从里到外,从外到里,花卉、人物、动物、树木、山水,80多种图案,无不使人遐思万千。雕刻的镂空处,都似一双双深邃的眼睛,印记了这张床过往的历史。

明末清初,傍洛河而居的康家发财了。那个时代,与乡亲们相比,这家掌柜最早明白了商品经济,最早解放了思想,最早盯住了商业活动。两支船队沿洛河朔黄河,上陕西下山东,食盐、粮食、棉花、布匹,船行一路生意做一路。康家在陕西、河南购买了大片土地,挂过双千顷牌;北京到南京,凡繁华都市都有他家的生意。他家和沈万山、阮子兰一样有名,被民间奉为三大活财神之一。后来,慈禧为了躲避八国联军,从西安返京路过巩县,康家捐赠了百万两白银,修桥补路修行宫也花了百万两白银,慈禧太后兴致上来,随口说:“不知道这里还有个百万富翁哩!”康百万就这样被皇封了。

某年某月某日,康百万家主人突发奇想,要做一张举世无双的床。应召来了五个好木匠,面对稀奇的题目,面对不限的金钱,让好木匠们神思飞扬。3年时间的构思精工细作,1700多个工日,木匠们用智慧和汗水酝酿出了这张稀世奇床,凝成了一首使人惊讶的诗。

顶子床,老祖宗留下的也是有的,但小得多,也简单得多。平常的木床,三面加柱,柱间连裙板,上面做顶盖。如有条件稍加雕线。刷上油漆,明亮亮的威风风的,足让一般人家赞叹不已,在当时绝对的豪华。可在这张顶子床面前,那些床简直成了秃尾巴鸡,哪能和这凤凰一起比呢?

这是两进间的床,可使人联想到房子。长2.25米,前间宽1.24米,后间宽1.29米,前间高1.76米,后间高1.60米。进床要先走木踏板。床板以下,一个个柜斗,放鞋放衣服放杂物。床上,供康家老掌柜安睡,踏板上则是随叫随到仆人的铺位。

踏板前沿上,刻着飞翔的蝙蝠、蓬勃的花卉。床身凡柱部分,全雕成了竹节状,显示着秀美和力量。

顶部有里到外,分三层,垂悬着檐板,均雕刻精细,并配以四个下垂的木刻莲蓬。檐板第一层:正中雕刻着三位老人,还有三个小儿,和和融融的神态。两侧刻着莲花、仙鹤、菊花、梅花、青松、翠柏、蝴蝶;另有两人对饮美酒,有人读书,有人对弈,有人教子。檐板第二层:一只只活泼的凤凰,围绕着怒放的牡丹,嬉戏歌唱着。檐板第三层:雕刻了麒麟送子的故事,还有松鼠栩栩如生、葡萄鲜活诱人、游龙浮动、蝙蝠翔舞、诸类花卉多姿、小儿笑逗金鸡。

四周裙板床帮,亦有精细雕刻。前刻着凤凰戏牡丹;后刻着梅花竞放,松鼠跳跃,还刻有宝剑、腰刀、花瓶、笙、箫;左右刻有树、鸟、莲花、梅花、绣球、二龙戏珠、金牛、梅花鹿、龙首等等。四周雕着不断头的纹线,意蕴富贵不断头的。

这床用料有檀木有楠木,一水上等的材料。从实用,从观赏,这床都不是一般的床。有艺术气,更有富贵气。

一般说来,人无三代富的。可康家富了几百年,靠的是儒道思想传家。但到民国时期,气数也快尽了,一家里十多杆大烟枪,不少土地、生意化为了缕缕青烟。这顶子床看到了康家的衰落。康家的破产戏,时代没有让它演下去。

新中国成立初的老乡长说,这张床在康家属第二位,第一位那张床更大、更精细,细木匠花了3000多个工时。只是它的命运不好,分田分地那会儿,人们想把它抬出屋子,却无可奈何,恼火了,便把它破成了柴火。这顶子床命好,被分给了附近的农民。后来办阶级教育展览馆,它又被征收回来了,纯粹成了一件展品,成了件康百万曾经富过的记忆符号。

曾经有个大富商,参观见到了这张床,说要出高价睡一晚上。他忘记了现代人睡觉也是要开放的,谁愿意把自己封闭在床里呢?他磨蹭了很久,被允许了。但是,睡在这床上,那精致的雕刻群,那上下前后封闭状态,使他浮想联翩,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一会儿山林,一会儿河川……第二天早晨,他红肿着眼睛。人们询问他睡得怎样时,富商苦笑着说:像有神鬼勾引着,四处游荡,太可怕了!

是啊,那张床再豪华,只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只是那时人们目光的见证,和现代人的需要已不融合了。老东西,它只成了一件美丽的古董。

这顶子床玲珑剔透的雕刻,镂空处也似一双双眼睛,它仍看着时代的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