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分化与进化:寻找经济新动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交流分享 新秀元老激情论创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
交流分享 新秀元老激情论创变

郑报融媒记者 肖雅文 文 周 甬 图

今年,中国绿公司年会首设创变者专场活动,邀请一批优秀年轻创业家,跟大家分享创业体会,请来相关行业带头人和投资者,与年轻创业家对话,中国企业家俱乐部成员也来到现场,与大家互动交流。

昨日,创变者专场活动分两场举行。上午的活动中,三位年轻创业者对话行业带头人或知名投资人。下午,三位分别拥有20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企业家,在专题活动中分享了企业管理、改制及转型经验。

提升单车管理水平 用优质服务拥抱竞争

从起初在校园做业务、仅有2000辆自行车,到如今的300多万辆共享单车,ofo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冲进大众生活,成为关注焦点。在创变者专场活动中,ofo联合创始人张巳丁携时下最热“共享单车”话题引得全场嘉宾关注。

在与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陈宏对话的过程中,对于陈宏抛出的如何面对当下投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强力竞争,张巳丁回答:ofo会从增加市场规模及投放范围,提供更好更快的用户体验、更加完备的后期管理来提高竞争力,拥抱市场竞争。

针对共享单车使用中出现的焦点问题,如乱停乱放、一些车辆遭到恶意损坏等,张巳丁表示,线上线下的配合十分重要,一方面,企业要对单车进行线下的调配,另一方面,将通过趣味、有偿的多种活动,鼓励用户协助单车调配、规范停放。通过这两方面,进一步解决单车停放中出现的偏、远、乱问题。

对于“共享单车”变“专享单车”的私锁现象,张巳丁说,现在在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了一些自发的组织,专门对设置私锁的单车进行开锁处理。另外,通过社交媒体也会发现,对恶意损坏单车及设私锁等现象,谴责的声音很多,这也反映了大多数用户能够合理使用单车,并且能从舆论甚至是实际行动中很好地维护共享单车。而对于企业本身来说,在宣传对共享单车维护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鼓励措施来加强用户合理使用的意识。

依图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珑:

商业价值让人工智能 迎来发展的真正春天

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来会不会产生负面影响?

在人工智能、大脑科学等方面见长的依图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珑回答这一问题时表示,AI(人工智能)技术目前并没有跟其他技术带来的危险有本质的区别,人和技术都有两面性。

“人工智能风生水起,这一次人工智能热起来,我怎么知道不是一个虚假的春天?”这是 IEEE院士、阿里巴巴集团人工智能研究机构资深总监华先胜提出的一个疑问。

朱珑回应,如果说以前的热仅仅是参与或者是简单的大脑科学计划,现在则是看到了商业价值和巨大的进展,也可以看作是过去30年所有的热门东西的一种应用,比如在工业级的实验数据上,看到了非常深远的结果,这是最重要的区别。

朱珑表示,人工智能目前做的人比较多,但是现在也面临一些情况。其中之一是,技术真假难辨。对于投资人、创业者来说,现在是一个没有权威的时代。朱珑提起自己的一段经历解释称,在硅谷最好的实验室,要了解今天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也不是了解得那么全面。

在朱珑看来,按照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一个人工智能总监,不一定理解另外一个公司的进展,任何一个新的技术,无论社会意义和学术价值都很难确定,要了解全球最好的技术,不见得是全面的。

图灵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俞志晨:

产品商业化模式探索才是行业的真正挑战

图灵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俞志晨表示,从2014年10月到目前,图灵机器人输送出57万机器人,应用在各个领域。这57万在一定程度上讲并不仅仅是科技产品,也是向社会输送的劳动力。截至目前,这57万劳动力累计相应服务次数150亿次,在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它们在为人类服务,为社会创造价值。对机器人来讲,应该有机器人的GDP。因此,图灵机器人在2016年正式提出机器人付出概念。

“目前我们一年机器人的产量,约等于35亿元GDP。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必然会承担更多的职责,也会在社会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俞志晨说,机器人未来不仅仅是辅助作用,会跟人有更多的交集。

如何与谷歌、微软大量工程师花了很多时间在做的项目竞争?回答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积仁提出的这一问题时, 俞志晨认为,从目前发展来看,真正挑战行业的,不是产品的技术和研发,而是对产品商业化模式的探索运作。

海丰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杨绍鹏:

民企参与国企改制 股权结构问题很关键

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惑,也就是常说的深水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改制过程中有着复杂的体制问题和股权结构问题。对于这一话题,杨绍鹏以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海信在改制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杨绍鹏说,家电行业,国外销售团队会有绩效奖金,而作为国企,这些并不好实现。从2002年,海信开始员工持股,通过十几年的改制,不停增加股份。后来,在青岛市的支持下,吸引民营资本进入海信。之后,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海信电视机全国第一、全球第三,电冰箱全国第二,空调全国第四,现在最牛的是光模块,全国第一、全球第四。另外,海信的智能化城市、智能化交通系统发展迅速,还有海信的房地产,在青岛数一数二,现在海信正在电子医疗方面发展。结合这些实际的案例和经验,杨绍鹏认为,在改制过程中,首先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杨绍鹏说,另外,在股权的分配上也要找到合理的配比,以免造成一股独大。同时可以建立与效益挂钩的循环激励机制,按照业绩进行分红,并且建立与之相对应的退出机制,从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

餐饮行业更适合 通过柔性指标考核

在分享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表示,海底捞内部也有很多问题,他1994年创办的海底捞,刚开始没有管理的概念,后来店越来越多,便感觉不对了。

张勇说,餐饮行业特征是技术壁垒比较低,但很少有开几十家、几百家店的,不只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这样。原因是没有能力建立起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尤其是碎片化管理时间。

在探索管理体制的过程中,海底捞也经历过许多曲折,最初通过KPI(关键绩效指标)作为考核指标,而每一个界限过于明显的硬性指标背后,都埋藏着相应的隐患。慢慢地,张勇发现,柔性指标起了决定性作用,包括顾客的满意度、员工的努力程度等,所以他决定把所有的KPI去掉,通过神秘客户体验把所有的店分成ABC三个等级,对C级店进行辅导,超过一定辅导期的话,将会被淘汰。

海底捞以服务在消费者中赢得了口碑,在员工的管理方面,海底捞同样采用柔性指标来代替简单的奖惩制度,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在管理体制方面,从2012年开始把总部管理和控制的职能调整为服务于一线人员和业务人员,不再是坐在办公室去调度。除了食品安全、稽查部和财务风控部这几个资金往来点是控制性的,其他的都是服务部门。这样的组织架构大大降低了海底捞的管理成本。

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

企业云服务大有可为 管理智能化已经到来

谈到企业云服务和商业创新,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王文京表示,用友现在在做企业信息化,变成基于数据场景化的服务。产品的业务形态转为企业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帮助服务对象创新,让企业IT便利化,改变IT使用方式,最后达到帮助企业提高效率的目的。

王文京说,对于很多企业来讲,连接最终消费者,是所有企业的需求,数字营销就是让你连接你的消费者,让你的企业更加透明。服务创新方面,智能制造也在很多企业推进,对接全球的智慧化的采购,金融会走到每一个企业的业务场景。另外一个方式是成为行业的共享平台,一些行业的领先企业,它所在的平台,服务对象是所在的行业。“就像现在我们和海底捞组建了一家合资公司,来做餐饮云服务,我们希望这家公司,不光是服务海底捞,还能服务整个餐饮行业、更多的餐饮企业,因为平台化,特别是行业平台现在是共同趋势。”王文京说。关于云服务带给行业的价值,王文京表示,云服务有协同工作服务,让大家信息及时沟通,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很多大企业会自己建一个共享服务平台,实时报告大家的需求。

管理的智能化问题,王文京认为,实际上是在原来的标准化精细化基础上结合现在的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依靠管理者的工作智慧,变成一个很大比例自动化的过程。管理智能化已经到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