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河南省全民艺术普及周启动
警报已经拉响
球迷的助威是最大的幸运
读书为了什么?
富力黑马狂奔
媒体卡丁车邀请赛落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读书为了什么?

本报记者 左丽慧

22日晚,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松社书店举办了一场“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瞬息生灭,握紧美好”,这场活动的主讲嘉宾职业十分特殊:见人不能微笑,甚至不能跟人调侃、握手,最忌讳和人说再见——他就是入殓师毕阳、郑州市殡仪馆从业20多年的一线炉前火化工,20年亲手送走20万具遗体。看似与读书无关的主题,却承载着一家独立书店想要表达的许多理念和精神。

一场“世界读书日”的盛宴,明明可以邀请国内知名作家前来坐镇,为何特立独行做此安排?这可是书店的“松社我来讲”活动有史以来学历最低的讲者。“读书是为了什么?对我来讲,我认为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松社书店负责人刘磊告诉记者,他做此安排的初衷是因为自己一直在想,读书到底为了什么?“我的理解就是为了生活。有句话叫‘无聊才读书’,人生有很多无聊的时间,有这么多书本去填满它,人生又该有多么美好。人生在世,稍纵即逝。我希望松社通过这种方式,来跟各位分享我们当下要做些什么。”

从事这门职业,毕阳免不了有很多困惑的地方。“比如我的孩子以前不知道我的工作,现在大一些告诉了他,学校让填写家长工作单位就填民政局,有时实在需要也会填殡仪馆。”他说,“我很少交朋友,业余生活‘两点一线’,上班、回家辅导孩子,没事就练习书法、锻炼身体。”

毕阳还谈到自己的工作细节。他说,“我经历最惨烈的一次场景,是刚进单位时,有一位被火车撞了的人,人已经面目全非,成了一摊。那次我和师傅几个人用了11个小时才基本把人还原,但面部已经很难恢复。还有一次,一个初中生中考考了600多分,但因为没有达到家人的要求,压力之下跳楼了。家属的那种痛苦让我记忆深刻。由此我也感受到如果父母读书不多、受教育程度不高,寄托于孩子的希望过高,或观念不够开放,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多么大的伤害。”

毕阳认为看书特别重要。他说,自己和妻子看书并不多,这是个遗憾,每当妻子吵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她能多看书,提升自己,转变观念。

刘磊向读者推荐了3本书,分别是美国著名作者阿尔博姆的《一日重生》《相约星期二》《你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书中体现着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想找到解决生活问题的答案,最便捷方式就是捧起书本。读书是为了生活,生活绝不仅仅是读书,而是为了快乐和美好。”他希望通过这场活动,让人们找到使自己快乐的方式和前进的力量。

最后,刘磊在现场进行了几个小实验:放下麦克风,让大家体验科技之外,已经被我们忽视很久的自然力量。“我们的潜力是巨大的,比如听觉。就像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不借助麦克风来表达想法。”他建议大家,尽量用自然的力量来创造更多美好和未来。与大家一起静默60秒,感受时间的长度。最后,用一根绣花针落地的声音结束演讲,让大家感受到,安宁、安静、安全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力量。

书店送给每位读者一根针作为活动纪念。刘磊解释说:“大家在带回家的路上会发现这根针特别难带,它容易扎到自己。所以,请大家选一本书将它包在里面并带走,用书来保存这份安宁。”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