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软件产业助力金水区快速发展
惠济区开展失独家庭心理援助
新郑评出30位“龙湖榜样”
用勤劳“变”出幸福人生
建华社区成立“社区互助银行”
“爱心粥坊” 为环卫工人免费供早餐
中原区图书馆推出“红五月”系列活动
新郑市引导企业 创新安全生产方式
检法联手化解执行难
清鸟害保供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勤劳“变”出幸福人生
加峰夫妇最拿手的就是加工制作变蛋

本报记者 刘玉娟 通讯员 李四信 文/图

变蛋,是中国传统风味蛋制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俱全,是下酒好菜,深得食客喜欢。

在岗坡路与伏牛路交叉口东20米路口,细心的市民会经常看到有一对中年夫妇在店门口做变蛋,将鸡蛋一个个滚上石灰,然后放在一个铺满锯末的“滑道”板上由上而下滚落即成。周边居民都知道,这对夫妇名叫加峰和秀玲,他俩最拿手的就是加工制作变蛋。

“30年前我跟秀玲结婚后,在周口淮阳她姥爷的饭店帮忙,跟老人家学得了制作变蛋的技术。十几年前我曾经在郑州西三环开了一家变蛋加工厂,每天加工20000枚以上,供不应求,后来那个地方拆迁了,我们就搬到此处。”52岁的加峰说。

加峰一边向记者讲述往事,一边介绍做变蛋的要诀。别看里边主要原材料是石灰粉和食用碱,但比例要掌握得恰到好处。“鸡蛋一定要新鲜,且不能有裂纹,否则碱会从裂缝中渗入。”加峰将三个鸡蛋拿在手心来回转动,不用看,只听声音就能挑出有缝隙的鸡蛋来。他说,这是几十年的手艺练出来的。

在这对夫妻店里,两口子忙得不亦乐乎,顾客这个还没走,那个又来。“今年鸡蛋便宜,很多人都是成筐买来加工,两块多钱一斤的鲜鸡蛋,加上一块钱一斤的加工费,一斤变蛋不到四块钱。”加峰虽然和记者聊着天,却从未停止手上的活计。

加峰夫妇加工变蛋已经有30多年,靠这个手艺供养了三个儿子上大学。加峰说:“改变我们生活的除了变蛋技术,更重要的是勤劳。我们会一直勤劳下去,走向更幸福的生活。”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