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点缀烟林(国画) 白金尧
一点点体面
春天圆舞曲
钥匙链
草原清晨(摄影) 孙建辉
《阅读的乐趣》
雨 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点点体面

♣ 路来森

1950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先驱报》做专栏记者。有一天,他的母亲去看他,他蓬头垢面,衣着邋遢:杂乱的头发,长长的胡须;脚上是一双破凉鞋,连袜子也没穿。

母亲便问他:“怎么连袜子都不穿?”

马尔克斯回答道:“不穿袜子更舒服。两件衬衫,两条短裤,一洗一换,还要什么?”

母亲快捷地回答道:“一点点体面。”

话语简单,却沉重地砸在了马尔克斯的心上。一直到几十年后,马尔克斯在写自己的回忆录的时候,还清楚地记着这句话。

“体面”是什么?是光鲜的容貌,是面子,是尊严。

“一点点体面”,就是要守护好“体面”的基本盘。

小时候,家里贫穷。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甚至于老三还要穿;但母亲总是把我们穿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母亲常说:“咱虽穷,却不要让人家看扁了。”那时候,只知道母亲“要强”;长大后,才明白,母亲的“要强”,要的其实就是一份“体面”,一份做人的尊严。

人,都有日子不顺,甚至穷困潦倒的时候。手中无钱,你可以粗茶淡饭,可以破衣旧帽;但不可以蓬头垢面,食“嗟来之食”;不可以衣服终日不洗,脏兮兮,邋遢遢。

粗茶淡饭,也要做出一份精致;破衣旧帽,也要洗得干干净净,得体地穿在身上。因为,这不仅仅是外表问题,它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

从这一点来看,一个人若有钱,衣着光鲜,也未必一定会做到“体面”。是否“体面”,很多时候,还要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来表现。

在网上读过一篇文章,叫作《体面的日本人》。文章列举了多条在日本人看来,不“体面”的行为:遇到突发情况时不懂得让妇女儿童先行、面对需要救助的对象束手无策、面对有序地撤离秩序加塞儿、女人不管自己的子女一马当先、男人不管自己的老婆绝尘而去、在避难中心抢占最舒适的地盘……

当然,还有很多。但简而言之,但凡是以一己之利为出发点,无视他人的种种行为,都被称为不体面。

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细小行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日本人的自我约束力,日本人的行为“体面”观。

可是,反观我们自己,我们中间的某些人,都做到了吗?

恰恰相反,我们的许多行为,真是让人大失“体面”:公共场所,不懂得肃静,大吵大闹;排队购物挤来搡去;手中的垃圾,随手一扔;公交车上,抢占孕妇座位;洁白的墙壁上,随手涂鸦;旅游名胜,“到此一游”;甚至于,组团闯红灯过马路,还美其名曰“中国特色”……

不胜枚举,让人汗颜。

如此行为,丢失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体面”,甚至于连同国家的体面、民族的“体面”都丢失了。中国人在国外旅游,多遭诟病,就是极好的明证。

“一点点体面”,马尔克斯母亲的话,对于我们国人来说,真是振聋发聩。

从守住“一点点体面”开始吧,每一个人守住了“一点点体面”,推而广之,就守住了国家的体面,守住了民族的体面。

体面,关乎尊严——个人的尊严,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

能不慎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