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朱婷昨赴日本备战世俱杯
建设商都文化区 重铸城市文化灵魂
强者恒强 弱队反弹
郑州报业进军 冷链物流行业
渐入佳境巴索戈
国际手工博览会 本周末郑州开幕
河南队憾负江苏
舞剧《太极传奇》全国巡演启动
《魂斗罗》将登大银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建设商都文化区 重铸城市文化灵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就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工作作出了部署。

地处中原腹地、位居“天地之中”的郑州,拥有世界遗产2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1处,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才能加以传承、利用,推进城市发展、造福子孙?

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的郑州商城遗址,不仅是郑州城市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见证,还是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核心支撑基础,为郑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重要文化载体支撑。2016年8月吹响的“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号角,正是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就郑州城市之魂,支撑国际商都建设画上了点睛之笔。

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宝

郑州商代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外城面积约20平方公里,内城面积近5平方公里。内城平面近似长方形,周长近7公里,地面现存城墙约3公里。始建年代距今约3600年,是商王朝的开国之都,作为郑州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现存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

据市文物局负责人介绍,目前考古工作已经明确郑州商城历史遗存包括内外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手工作坊遗址(冶铜、烧陶、制骨等)、窖藏坑等遗迹类型,出土了大量铜器、玉器、骨器、石器、陶器等重要文物。

郑州商城遗址现存夯土城墙墙基宽约20米,残高也在8到10米。郑州商城宫殿区考古发现的供水系统严密科学,与当今城市供水系统的构造原理基本相同,首开城市供水系统的先河。郑州商城宏大的城市规模和气势,以及内城外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

“郑州商城严密科学的供水系统首开城市供水系统的先河,宏大的城市规模和气势、内城外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在中国城市发展史上具有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里程碑意义,为郑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入列中国‘八大古都’夯实了核心基础,也是为郑州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家中心城市奠定重要的文化载体支撑。”在专家看来,“商都”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也无法抹去和忽视的文化标识、是郑州灿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代表。

重铸城市之魂

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商城为核心的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西起二七路、德化街、乔家门,北至金水路,东达城东路,南至城南路熊儿河畔,区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区域内相关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分布集中、特色突出,佛、道、儒、伊斯兰四大宗教汇聚融合,历史遗迹与近现代革命建筑互为依托,体现了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具产业发展价值。

在这片区域内,除了有谱写中国城市建设史新篇章的商代王城外,商城遗址周边还集聚分布着各个历史时期丰富的遗迹:春秋时期的子产祠,东汉时期的文庙,唐朝的开元寺、夕阳楼,明代的城隍庙、北大清真寺和天中书院,清代的岳氏民居等,犹如一粒粒璀璨珍珠点缀在古城墙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在建设规划中,商都历史文化区分为起步区、核心区和历史文化区三个层次。起步区2.53平方公里,划分为5个片区,先期启动商城遗址公园、郑州商都博物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同时,坚持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商城遗址这一弥足珍贵的历史遗存,打造世界级大遗址保护典范,让郑州作为全国八大古都的底气底蕴充分彰显,让商都文脉代代相传。

2016年8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马懿主持召开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建设专题会议时强调,要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创新机制,以各层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特色街区、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脉、文化内涵、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城市,为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步伐、推进国际商都进程培育文化灵魂。

2016年,郑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国际商都建设,将加快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列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的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并成立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8月27日,管城回族区召开商都历史文化区起步区征迁动员大会,建设大幕正式拉开。

扬帆起航正当时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后作出批示强调,加强文物保护,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社会,在严格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为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文庙—城隍庙片区已初具规模,商都博物院考古研究院两院片区已启动建设,夕阳楼片区、书院街片区、宫殿区遗址公园起步区已具备实施条件。郑州商城,这颗潜藏于古都郑州,代表着华夏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明珠,已经具备了全面搽亮、向世人展示的条件。

激活沉睡的文化基因、拓展城市的发展活力,已酝酿很久的商都历史文化区战略构想掀开了新的篇章。这份对于文化民生的重视,也是郑州市文化发展与传承的根基。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如享受阳光空气一样沐浴着商都文化的洗礼,共同感受“文化郑州”的文化滋养!

本报记者 左丽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