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6版:今日河南 如您所愿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东新区—— “温润如意”的成长传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东新区—— “温润如意”的成长传奇
立体交通纵横交错
居民生活悠闲自在
花园装饰新颖别致

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春夏之交,暖风吹拂。前往郑东新区如意湖畔“大玉米”58楼的客人不断,从这里登高望远,俯瞰郑州美景,成为一种时尚,更成为触摸郑州发展历史、感受城市魅力的最好方式。

“这里是郑州最美的地方。”一年多前,李克强总理视察郑州,在如意湖畔发出这样的感慨。如今,来自国内外、不同肤色的人也将郑东新区作为感受郑州温度的第一站,“来郑州必到郑东”已然深入人心,开始成为一个带有信仰的目的地。

重规划

一张蓝图绘到底

2003年1月20日,郑州国际会展中心打下第一根桩,标志着郑东新区建设拉开帷幕,短短十多年间,郑东新区这座超前规划建设的现代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繁荣之城,已然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之路。

从空中俯瞰,郑东新区如意湖、龙湖如城市“玉带”,将两岸林立的高楼有机连接,大大小小的数十座公园如同镶嵌的钻石一样熠熠生辉。

东区之美,重在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让东区城市建设得以有序传承。

2001年2月11日,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在所作的《2001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围绕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郑东新区开发和环城快速路建设,做好环城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

至此,建设一个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进而带动全省城镇化的战略构想得以确立。而作为把郑州建成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重大举措的郑东新区的建设,也逐渐提上日程。

从郑东新区开建至今,虽历经了郑州市多任市委书记、市长的领导变更,但李克强当年提出的“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却是历届领导班子始终坚持的原则。

郑东新区的使命赋予决定了它的非凡,诞生伊始的高标准规划,为其辐射周边地区、释放能量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2002年7月,在世界建筑师联盟年会上,黑川纪章先生因郑东新区规划等作品获得首届“城市规划设计杰出奖”,这是对郑东新区规划最好的褒奖。

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摊大饼”模式为新颖的功能区“组团式”发展,中央商务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高校区、龙湖区等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实现了功能复合、城乡一体和统筹发展。

生态、环形、共生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融入其中:通过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的环形道路及CBD和CBD副中心的环形建筑群形成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环形城市;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并将龙湖生物圈与嵩山生物圈、黄河生物圈有机相连,形成生态城市。

在东区,流连于时尚、现代的城市建筑间,却又处处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CBD和CBD副中心通过运河连接,构成象征吉祥和谐的巨型“如意”,龙湖与如意湖便是郑东新区打造“如意”状城市形态的核心,而随着龙湖建设的快速推进,郑东新区如意之城正在加速成型。

回望过去,筑梦未来。为了进一步提升东区规划水准,今年,郑东新区再发“英雄帖”,先后举行龙湖地区龙湖中环路沿线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评标会、龙湖金融中心外环建筑群项目设计专家评审会,英国DID城市规划设计机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法国阿玛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国内外著名设计单位,再度聚首,为东区城市规划与建设献智献策。

可以想象,一个兼具文化特色与充满活力的公共景观,融入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糅合多元化的活力业态配置的国际一流“金融活力圈”必将屹立在龙湖区域。

重产业 创新发展增活力

产业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活力,决定着一个区域的发展前景。

从着手城市建设,郑东新区就着力为打造一座具有持久活力的新城奠定基础。经过十多年的专注建设,如今郑东新区已经形成了以金融业为主导,以高端商贸业为支柱,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配套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作为全省金融集聚高地,郑东新区也被称为“金融之城”。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随着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加快推进,各种金融机构在这里集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目前,郑东新区金融业已涵盖传统金融业、财务公司、要素市场、金融后台、股权投资、互联网金融等十余种业态,持续填补我省金融业态空白,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金融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2016年,郑东新区全年新引进23家金融机构,其中,中国进出口银行河南省分行的落户,标志着三大政策性银行全部落户郑州;浙商银行郑州分行签约进驻,标志着所有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郑全覆盖;九鼎金融租赁公司的开业,填补了我市金融租赁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空白;我省首家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河南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的成立,则标志着消费金融公司这一新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我省实现了零突破。截至目前,东区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288家,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进一步扩容提质。

创新是持续发展的核心源泉,作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组成部分,到2016年底,郑东新区已引进院士5名,“千人计划”6名,院士工作站22家,创新团队21个,科技领军人才7名,市级以上研发中心89家,科技类企业2000家,科技服务业企业56家。

发展日新月异,目标振奋人心。今年,郑东新区将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数据综试区建设为统领,有望新增科技型企业50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3亿元。按照自创区“一区四园多点”格局,以龙子湖科技创新集聚区为核心,聚焦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培育、政策整合创新、创新创业生态构建等重点任务,全力将东区打造成为人才智力高度密集、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度发展的“人才特区”,全省的创新高地。

产业兴城,常抓不懈。今年,郑东新区正抢抓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河南)大数据综合试验核心区建设机遇,突出项目带动,深入推进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工程、国际化水平提升工程、承载功能提升等八大工程,持续抓好龙湖金融岛外环项目整体开发、龙子湖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核心区、白沙组团基础配套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重民生 生态宜居谋福祉

世界城市发展史无数次证明,迅速成长的城市,总是伴随着人口的迅猛增加;一个城市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必然是因为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城市发展更具活力。从建立之初人口不足5万到2013年突破百万,人口数量特别是精英群体的迅猛增长,是对活力东区的最好诠释。

在众多人看来,与老城区的拥堵、喧嚣相比,郑东新区是另外一番景象。周围空间布局变得开阔,马路两旁繁茂的绿化带掩映下,依环形而建的内外两排高层写字楼鳞次栉比,贯穿新区的人工运河如意河静静流淌,更给人以置身郑州之外的感觉。

优美的城市景观、人居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了越来越多中高端企业和居民入住郑东新区:阿卡迪亚、绿地老街、联盟新城等众多精品社区居民爆满,小区停车位供不应求,中小学校招生数量屡创新高;五洲汇富社区、祭城社区等村改居社区与城市社区并无二致,不仅圆了世代务农群众的城市梦,还成为他们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大量的外来人员在社区租住,健身广场、菜果市场,处处人潮涌动,操着各种口音的人们日渐融为一体,享受着这座城市发展带来的诸多红利。

如今,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号角声声中,郑东新区正在聚力前行。面对未来,郑东新区将在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民生事业和党的建设等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站位,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意识,对标一线城市,加快吸引高端要素向郑州集聚,海纳百川,聚沙成塔,不断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引领力、辐射力。

开源谋深,聚势谋远。郑东新区将发挥在交通区位、生态环境、产业体系、楼宇空间、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两个国际化”建设为引领,以争创全国最生态宜居的城区、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区、投资客商满意度最高的城区、人民群众幸福感最高的城区和党政干部廉洁度最高的城区为着力点,加快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先行区、示范区、核心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