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融入“一带一路” 郑州步履铿锵
乘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大势
全省拟安排至少 两万人就业见习
护士节纪念活动 在绿城广场举行
我省552万困难群众 纳入大病补充医保数据库
我国将开展安全监管 监察队伍专业化调研
卫生系统护理专业 先进工作者受表彰
我市首批网约车驾驶员今日领“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融入“一带一路” 郑州步履铿锵
■郑欧班列网络遍布24国 ■“买卖全球”成果丰硕 ■盾构产品畅销海内外
郑州已成跨境电商创新发展新高地。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一季度郑欧班列开行63班。图为郑州国际陆港。新华社发
中铁装备在世界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本报记者 宋晔 摄

本报记者 张倩

昨日,2017年第101班中欧班列(郑州)满载IT 产品、汽车零部件等货物,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驶出,前往德国汉堡。每周去四回四,常态化开行的中欧班列(郑州)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又一次熠熠生辉。然而,中欧班列(郑州)仅仅是郑州积极融入 “一带一路”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郑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果遍地开花,跨境电商买卖全球风生水起、“郑州制造”畅销海内外……郑州全市上下共同携手,宏伟蓝图已然照亮现实。

郑欧班列有望实现“去五回五”

努力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做贡献”是郑州国际陆港发展目标和使命。以此为方向,郑州国际陆港不断加快国家铁路一类口岸、多式联运服务中心、智慧物流信息中心等项目建设步伐,成为郑州快速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支点。

“郑欧班列,2014年每周去一回一,全年开行87班;2015年,每周去二回二,全年开行156班;2016年,每周去三回三,全年开行251班。2017年,每周去四回四,到目前已开行101班。”郑州国际陆港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文俊通过今昔数据对比,描述了中欧班列(郑州)快速发展的速度。杨文俊表示,郑州国际陆港正努力让中欧班列(郑州)实现每周“去五回五”往返对开,让其各项运行指标继续领跑国内其他中欧班列。

据了解,近三年,郑州陆港公司在国内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的运输、仓储、关检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服务网络。与此同时,境外业务网络的构建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向东与沿海港口对接,并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实现海铁、空铁联运,向西在德国设立分公司,构建以汉堡为枢纽的欧盟业务网络。目前,郑州国际陆港的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1个城市,境内合作伙伴达到1700多家,境外合作伙伴达到780多家。

“运贸一体化”发展是近年来郑州国际陆港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依托中欧班列(郑州)覆盖网络,2016年全年郑欧商城线上线下销售额超过1000万,今年1~4月份,线上线下总销售额达636万元。“运贸一体化”发展增强班列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时,也让消费者享受到“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方便和实惠。

在“买卖全球”的路上阔步前行

向“买全球、卖全球”目标不断迈进,郑州成功成为全国跨境电商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2014年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资产规模4.11亿,如今达到60亿;2014年跨境电商业务量2.7万包,如今累计数量已达到1.57亿包,园区内就业人数由2014年3000人增加到4万人。”河南保税集团常务副总晁宁说,以打造全新的“网上”新丝绸之路为己任,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可谓是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发展成绩喜人。

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崔绍营在采访中表示,三年前,郑州跨境电商的发展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遇到了不少瓶颈和困难。三年来,坚持朝着“买全球、卖全球”这一发展方向不断迈进,郑州跨境电商突破发展,进而带动了河南自贸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和经开综保区相继落地,为郑州“一带一路”发展注入了新生动力。通过积极探索,先行先试,郑州经开区在政策、机制、模式方面勇于创新,建设完成了综合查验中心和保税仓储设施等项目,与国内40多家园区签订业务合作推广协议,在6个国家建设了海外仓,迅速聚集了一大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截至目前,河南保税物流中心已吸引入驻备案企业共1359家,进出口单量近1.5亿单,货物通关效率达到每秒500单,进口保税模式走货量全国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网购商品集散分拨中心。

聚美优品跨境事业部华中区域副总经理李佳策说,聚美优品入驻郑州以来,可谓是一年上一个新台阶,2014年9月~12月聚美优品郑州仓跨境销售额为2335万元、2015年销售额为22.9亿元、2016年销售金额23.4亿元、2017年全年预计销售额将突破30亿元。“郑州有‘阳光通道’,聚美有‘聚粉效应’,郑州的环境创新与政策支撑构成了双向利好。”李佳策告诉记者,未来,聚美优品将与地方政府合作设立引导型产业基金,以此引导更多的互联网、高科技企业落地郑州。

奋力向中国盾构世界品牌迈进

以实际行动践行“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三个转变要求,中铁工程装备集团不断抢占世界掘进机技术制高点,在创新产品研发、国际市场开拓以及科研领域突破等方面均获得了丰硕成果。

从2014年到2017年,在郑州,国内最大断面硬岩掘进机面世、国内首台硬岩泥水顶管机诞生、国内首批双护盾TBM出生、世界最小直径硬岩TBM呱呱坠地、世界首台马蹄形盾构下线……中铁装备一系列新产品的问世,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乃至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最为闪亮的创新名片之一。

“近年来,中铁装备在创新产品、创新工法等方面创造了多个国际、国内第一,产品应用从国内的十余个城市扩展至全球40多个城市和地区,衡量企业发展的各项指标均实现几何倍数的增长。”中铁装备集团党委副书记卜照华说,中铁装备用新产品、新工法塑造“中国创造”新形象,用新理念、新标准打造 “中国质量”新代言;用新内涵、新超越,擦亮“中国品牌”新名片,依靠新常态、新机遇,迈出了高端装备“走出去”新步伐。

据了解,中铁装备积极践行国家 “一带一路”战略,不断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步伐,产品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黎巴嫩、以色列、印度、伊朗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截至目前,中铁装备已出口盾构25台,合同金额11亿元,“中国品牌”在世界盾构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如今的中铁装备,在“三个转变”之路上走得风生水起,一路花开,已是河南乃至全国最靓丽的工业名片,也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最为闪亮的创新名片之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