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纳情深图(国画) 王学俊
清风细雨醉楝花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经开区三周年
留声机
咏 春
春的素描
英雄傲山川(国画) 杨俊甫
李商隐公园赏诗记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李商隐公园赏诗记

♣ 刘 文

郑州西郊的李商隐公园,林木葱茏,芳草滴翠,鸟语花香,清净幽雅。而这还在其次,最让人喜欢的是文气浓郁,诗情绵绵,人行其中,满目诗行,亭台楼阁,回廊雕塑,都浸润在李商隐的诗句中,使人遐想,令人感叹,故而有人说它是文学公园,有人说它是诗歌公园,还有人说它是爱情公园……不管你怎么评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满园诗歌满园情。

李商隐,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其祖父时举家迁居荥阳,李商隐生于荥阳卒于荥阳。说李商隐是郑州老乡,一点也不虚诳。

李商隐生活于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已是风雨飘摇,气息奄奄,党争、宦官弄权、赋税等问题成堆,社会矛盾加剧。李商隐因娶李党成员王茂才的女儿为妻,受到牛党的挤压,成为党争的牺牲品。他一生辗转于官僚的幕府,漂泊各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仅45岁就去世了。李商隐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但却在文学艺术上多有建树,成就了一代诗歌巨匠。时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成为晚唐诗坛领军人物,影响巨大的是他的咏史诗、咏物诗和爱情诗,尤其是爱情诗,最为后人称道。

习近平同志曾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引用过李商隐的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李商隐的诗,说他的诗“清词丽句,岂敢比肩”。有研究唐诗的评家更说:“千余年来,以情诗而名世之诗家,代不乏人,然沁人心脾、醉人魂魄、脍炙人口、传诵不绝者,非李商隐莫属。”足见李商隐诗歌的影响之大,地位之高。

我怀着敬仰、探究的心境来到李商隐公园。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商隐弹瑟雕像:消瘦的身躯,端坐于溪流竹影之中,拥瑟敲韵,表情凝重,雕像的背景是一段彩墙,彩墙上全文撰刻着怀念他去世的妻子的那有名的诗作《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聆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诗和雕塑情景交融,相得益彰,在对往事的回顾和追悔中,呈现出李商隐对爱情的炽热、坚贞和始终不渝的心灵世界。当然也流露出他内心的苦痛、忧伤和无奈。

绕过彩墙,是个大广场。广场上植有十几棵高大粗壮的法国梧桐,亭亭如盖,清爽宜人。每棵树下还围了一圈坐凳,供人们乘凉休憩。广场南边有一组文房四宝小品雕塑,名曰“笔砚龙韬”。砚台是一方巨大的磐石,毛笔是铁铸的,傲骨铮铮,横架在一个石山上,仅笔头就有一米多长。这么大的笔谁能拿得起呢?恐怕只有李商隐这样的文学巨匠才能拿得起这如椽巨笔吧,也只有这如椽巨笔,才能写出那千年不朽的诗章啊。

广场是公园的中心,人们可以由此走北绕南,走南绕北,去到公园的各个部位。有趣的是道路有雅号,如汇缘路、诗滔路、晚晴桥等,道旁挂诗牌,每一块诗牌上书写一首商隐的诗作,供游人鉴赏。但见“风”、“云”、“雪”、“月”、“蝶”、“蝉”、“咏史”等诗篇都挂在显著位置,俯首即可阅览,方便之极。另外路边景观石上还刻有商隐的诗,水泥造型上也题有商隐的诗……真个是满园诗如流,令人目不暇接。

李商隐的陵墓是园中园,四面围墙,南北有口进出。北口两旁陈列着清代林则徐、姚莹,金朝元好问,唐朝崔珏等名家悼念商隐的诗作,院内墙上整齐排列着商隐诗歌碑刻。墓园宽敞静寂,肃穆庄重。大理石圈砌的墓冢直径10米、高5米,冢上堆土成丘、树木繁茂,绿荫蓬庇。墓冢向阳面的台阶下耸立一天然巨石,即是墓碑。墓碑正面刻有李商隐半身画像,背阴面刻有李商隐生平成就和历史评价。我无暇细读,绕冢一周便向南口走去。南墙上再次出现大字书写的诗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想,这恐怕是专为李商隐写的人生评语和点赞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