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足下月初天体约战菲律宾
延续文化脉络 共筑文化高地
河南队拿下赛季第二胜
河南“骑手” 单战联合均出彩
天津举行第十三届全运会 倒计时100天活动
全新模式助力绿城网球腾飞
省幼儿基本体操锦标赛落幕
“我和我的老师”郑州文化馆开讲
省实验中学代表中国 出征中学生世锦赛
五超联赛总决赛今日开打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延续文化脉络 共筑文化高地
——“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人类文明殿堂”系列报道之三

本报记者 秦 华 左丽慧 杨丽萍 文 李 焱 图

“文物”者,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作为文物的“家”,各大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随着“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关于博物馆的话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当前,我省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在管理、藏品、展览、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那么,公众对博物馆还有着怎样的期许?未来博物馆将朝着哪些方向发展?作为“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人类文明殿堂”系列报道的收官之篇,本报今天和您共同展望博物馆的未来发展。

渴望与博物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博物馆里的每件文物都铭记着一段厚重的历史,然而,很多人到博物馆犹如走马观花般,匆匆一瞥,对大部分藏品都印象淡薄,更难以去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市民陈先生建议,博物馆应该加强与观众的互动,更注重参观者的体验感,他还留意到不少博物馆的展览在较长时间都保持“原状”,去的次数多了会缺乏新鲜感。

王先生是个“科技控”,在他看来,博物馆可以充分利用科技资源,努力“让文物活起来”:“如今科技这么发达,博物馆是不是可以利用科技,通过声音、灯光、投影等现代化手段,让藏品更加生动、有趣地展示出来,我想这能让更多人不虚此行。也许未来某一天,博物馆会像科幻电影中演绎的那样,每一个藏品被轻触后都会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在空中立体呈现它的前世今生。”

谈到对博物馆的印象,林女士表示,虽然博物馆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创新,举办各种活动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但博物馆给人的感觉还是有点高深莫测、晦涩难懂,让人难以与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设立一个游客纪念墙?每个到博物馆参观过的人,都可以在这面墙上留下印记,记录自己与这座博物馆共有的记忆。”

渴望与博物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渴望与馆里“沉默不语”的文物来一场深入的“对话”——在记者的采访中,这,成为公众普遍的心声。

完善具有中原特色的博物馆体系

“我省博物馆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发展还相对滞后,同文物大省的地位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能完全匹配。”谈到目前我省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我省博物馆场馆等硬件建设得到了不断重视和加强,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文化内涵等软件建设等则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外,我省博物馆结构体系相对不均衡、特色不突出的问题仍然存在,同时博物馆主题重复、千展一色现象也比较突出,现有的陈展水平不能完全满足大众多样性、多层次的要求。

根据全省文物资源分布特点和存在的这些问题,省文物局拟定全省博物馆发展规划,近年来将着力打造省级综合性或专题性博物馆,重点推动市级博物馆建设,大力促进县级特色博物馆发展,努力推动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大遗址的遗址博物馆建设。

对于群众尤为关心的展览工作方面,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博物馆发展已经到了由单纯数量增长向质量全面提升转变的关键时期,一些博物馆开始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区的合作办展途径,引进了许多临时展览。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是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不断提升的要求。”

据了解,近年来,我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把扩大规模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在加强国有博物馆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行业和民办博物馆,全省博物馆门类日益丰富,结构趋向合理。截至目前,一个以河南博物院、中国文字博物馆为龙头,市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中原特色博物馆网络体系已逐步完善。

在构筑文化高地方面率先示范

作为郑州文物的“家”,郑州博物馆今年即将走过60载悠悠岁月。这座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在60年的时光里,身负文物收藏、科学研究、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多种职能,为世人打开了一扇集中展示古都郑州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重要窗口。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郑州作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的核心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交通枢纽,也正谋划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新突破——为顺应时代的变革,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规划新建郑州博物馆,初步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先进的“文博中心”项目已列入“郑州都市区建设五年提升规划三年行动计划重大项目”。2016年,正式立项在郑州西区“四个中心”的文博中心建设郑州博物馆新馆,将成为综合展示“华夏历史文明核心区”郑州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城市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将充分发挥华夏文明核心传承区的展示平台作用,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文化亮点,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与竞争力。”展望未来,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深有感触地表示,站在新的起点上,郑州博物馆新馆功能定位以符合新的发展理念、反映时代特征、凸显地方特色为基本原则,继续强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等基本职能,进一步发挥其在社会公共服务和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架起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公众互通、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互动的桥梁,致力打造成为一座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和智慧型博物馆。

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霞表示,当前,河南博物馆事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去年10月召开的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上,省委明确提出“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为河南文物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也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河南博物馆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方面起到率先示范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