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苏立萌 2017中招直通车 历史 总结梳理 不留盲点 支招教师:郑州五中 韩丽 考前寄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如今,战斗的冲锋号角即将吹响,大家带着信心、细心、耐心,抖擞精神,全力以赴吧! 后期复习绝不是简单重复的过程。我们要找好提分的最佳“支点”、把握好知识的“重点”、突破知识的“难点”,使复习备考不留任何盲点。 回归课本 吃透基础知识 中招考试历史是开卷,所以,历史课本必须吃透,无论是课本上的主体知识,还是图片、小字,包括课后自由阅读卡上的内容,这是最低的标准。关注《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2017)》新增加的内容或说法有变的内容,加强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中招历史考试的时间是五十分钟,里面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二百个左右。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去翻课本的话,以找到一个知识点花费二十秒为基本时间,把全部的知识点找一遍的时间大概要将近七十分钟,这还不包括分析、总结、答题的时间,这种考试方法的后果是惨痛的。学生只有把课本中一些重要的基本知识背会了, 才可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分析试卷、全面总结、认真纠错上。在时间充裕基础之上的考试方法是可取的,前提就是对课本知识点的熟练掌握。 把握主干 构建知识网络 平时学习的历史,可能是比较零碎的知识,但是复习阶段,尤其是临考前这一个月,必须要形成一个知识网。开卷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理解知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因此,要重视课本的目录。比如,为什么这几个知识点放在同一课,为什么这几课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单元?学生要尽量找出历史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把课本“由厚变薄”,形成自己简洁有效的知识体系。例如,对于每课所讲述的历史事件,可以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还可以从时政热点出发来整合知识,如对于中日关系,可以对其从古到今的关系系统总结,即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大化改新、近代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1972年中日建交,当前日本国内的右翼思潮、钓鱼岛之争。复习中,学生要活化课本知识,善于以时间为经、纵向联系,以地点为纬、横向联系,构建立体的、多方面的知识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课本的目录背下来,在考试中就可快速判断这是哪本书里的哪一块知识,即使到时候自己不会写,也能很快翻书找到。 精选精练 用好辅考资料 习题训练中,要学会读题、审题,抓住关键词,根据题干信息把题读清楚并与课本建立起联系,从出题人的意图角度去规范答题。做题时尽量不看书,针对不会的题翻书查找。把经常遇到的易错题、不理解的问题记录下来,随时翻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巩固知识。重视老师的讲解,不断总结。 此外,切记辅考资料宜精不宜多。除了初中三年的历史教材、第二轮复习时上课用的资料,不建议在临考前去买一本不熟悉的辅考资料。在开卷考试时,最好能闭卷答题。不要频繁翻书,应摆脱对辅考资料的依赖性。要把题读明白、弄清楚后再去翻阅资料,避免因翻书误导答题方向。 政治 归纳热点 提炼问题 支招教师:郑州四十七中 申进宾 考前寄语:现在你们所处的位置比任何时候都接近你们的梦想,在这紧要关头,希望你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梦想奋力拼搏。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考生应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和学习方法,少走弯路,提高复习效率。只要思想重视、方向明确、方法得当,就会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把握热点巧联系 反映、体现重大时政和社会热点、焦点的问题是政治命题的一贯原则,这也是落实理论联系实际,体现试题时代性、教育性的要求。近几年中考试题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尤其是非选择题全部取材于时政热点。因此,复习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要尽量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考生要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定期归纳重大时政,抓住重大热点问题,将其与教材知识和理论联系起来,找出热点与教材的结合点、联系点,形成专题。具体做法是:在复习时,用教材知识去分析、解读时政热点,使教材知识活起来;在学习时政热点时,要分析其体现或包含的教材观点和原理,将时政热点落实到教材中。专题性复习既能系统归纳教材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举一反三善总结 在复习过程中,一方面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做一些训练题,两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复习效果。 不论是学习基础知识,还是做练习,都不能机械死板,要能举一反三,做到学“活”、练“活”。学“活”,就是要善于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总结,找出教材主干知识,抓住有运用价值,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复习的重点。如科技、人才、教育、环境、未成年人保护、公民权利与义务、基本路线、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等。练“活”,就是面对大量的练习题、模拟题和各种复习资料,要善于选择,定期从内容与题型两方面归纳总结。从内容上分类,就是把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题放在一起比较,总结答题角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涉及的内容范围等;从题型上分类,就是对同一题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共同点,总结答题的规律。 加强训练学方法 通过对学生试卷的分析,发现许多同学丢分,不是因为基础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是没有正确把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突出表现为:审题能力差,答非所问;表达能力差,答案言不及义,不能正确使用政治概念恰当表述;考虑问题不全面,答案不完整;归纳、概括能力差,答案照抄照搬教材。 对此,在训练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找准答题角度。2. 注意把握解题思路,对于同一材料、同一知识点要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思考。除了试题本身的设问角度外,还可以尝试从其他角度设问,并自己回答。3. 对重点题和典型题进行练后评析,分析失误之处,进行纠错,完善答案。4. 对往年中考试题进行分析也是必要的,自己先试着作答,然后对照原答案调整自己的思路,从中得到启发。此外,在做题时要敢于发挥和创新,不满足现成的“标准答案”,多思考几个角度、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怎么办,答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物理 因人制宜 各个击破 支招教师:郑州七十三中 陈琥 考前寄语:在学习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向更好的明天前行。 虽说短期冲刺不如长期积累有效,但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不同分数段的同学只要复习策略运用得当,物理学科依然可以提分不少。 巩固基本知识点 近期适应性考试分数在42分左右的同学,建议再次巩固基本知识点。所谓基本知识点就是课本每章节最后的“学到了什么”,每章节的常规题都是瞄准这些核心知识的,所以,概念和公式一定要记牢;典型辨析类选择题要多练习,保证卷子上低难度的题目能切实拿到分;实验题要回顾理化生实验考试各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对课本上每个实验的常见考点加以总结;电学实验必须掌握电路图的分析方法、电学元件的实物连接、电路常见故障分析;课本上典型小实验对照的实验结论和科学家也要牢记。综合题在读题后能理清已知哪些物理量、每步要求得的物理量,进而推知并准确书写适用的公式。 补强薄弱环节 适应性考试分数在50分左右的同学,建议先寻找知识体系上的薄弱环节。可以把近年来的中招试卷做一下,找到多次扣分、知识点,然后和老师交流,寻找迅速填补知识漏洞的方法。屡次做错的知识点对应着你某个错误的“原认知”,彻底击碎这个错误的“原认知”需要老师的帮助。如果是题型薄弱,只需做针对练习即可。 解析失分原因 近期适应性考试分数在60分左右的同学,建议先找到没考到65分的原因。有不少学生在作图题和实验题中因为没有认真读题而失分。在考试中如何避免再次出现此类失分?强化读题标注关键字;找到出题人瞄准的知识点再解题;开放性题目注意一定要用物理语言描述。同时,还要认真计算,注意单位间的换算,规范科学计数法的书写,指数运算不出错也能提高一些分数。 提升知识深度 考试分数在65分以上的同学,建议适当降低刷题的数量,提高点质量。物理是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实际生活中常用的小工具都可能出现在卷子上,比如这次考试作图题的“扳手”。初中物理毕竟是为高中物理铺路的,有些拔高题其实就是高中的教学内容,还有近期发生的大的科技事件等,都可以提升你知识的广度。 理科的学习离不开梳理和总结,温故可以知新,是时候重新回归课本一图一题的品味,去思考章节间的相互印证;去总结常见的力学模型:摆、斜面、弹簧振子等。这些可以提升你知识的深度。满分的同学,则要再接再厉,突破平时的重点、难点知识,让自己能够再次提升。 化学 依据考纲 有的放矢 支招教师:郑州马寨一中 刘慧贞 考前寄语:理想学校就在不远的前方,先不要想一切可能的结果,此刻全面复习,考试认真答题,答出你真正的水平,向心中的目标冲刺。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中考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查漏补缺,重点解决失分问题,做到脚踏实地、心中有数。 关注考纲重点 逐个提升 在考试前,大家要明白九年级化学中招试卷的命题思想:依据《课程标准》,立足核心知识;突出学科素养,关注知识整合。《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2017)》(以下简称《说明与检测》)一书中的“考试范围与要求”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中招化学考试命题的具体依据,大家要关注今年与2016年的变化,确定复习的范围。此外,“七套综合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难度、考试时间等方面,都与中招思想一致,能达到仿真训练的目的,参考答案的规范性也能为考生的答题技巧与标准提供导向,建议大家关注“题型示例与解析”更换的题目,确定复习的针对性,从而避免加重学习负担和浪费时间。具体应该如何做呢?不如根据以下几项内容进行复习: 一是专题复习。将《说明与检测》上的“题型示例与解析”内容进行分类讲解,逐一击破各个考点,配以专题复习,提高应试水平。需要重点归纳以下专题的解题技巧:教材10个基础实验;金属与混合盐溶液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的探究;溶解度及其曲线;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坐标曲线题;微观反应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计算;物质的转换与推断。 二是全真模拟训练:以《说明与检测》上的套卷为主进行测试,做到考前仿真训练。每做一套卷,认真分析得失,发现复习中遗漏的问题,及时完善复习的全面性。 三是中招真题训练。做并分析近3年的中招试题及当年的省竞赛试题(每年竞赛试题有5分中招试题的原型),揣摩命题者提供的含义,训练解读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而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在一定程度上能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更好地备战当年中招做足准备。 四是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查漏补缺。加强概念的掌握和落实,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和落实;重视课本每一个实验,多方面“拆解”“变形”;重点把握《说明与检测》中要求的实验。将课本知识过实过细。认真分析中招真题和仿真试题,反思每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把握全局。落实中考常考的知识点,全面掌握。规范答题语言和格式,尽量不失分。 查找知识欠缺 及时突破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要认清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的技巧在哪方面还有欠缺。5月份的“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体现了2017年中招化学试题的最新变化(选择题14分、14题,简答题10分,总题量由23道变为25道),也是对前面学习的全面检测。认真分析自己的答题、得分情况,不难发现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后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家要先明确“初中毕业年级适应性测试”的答题情况,明确复习的重点。比如常见的问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或不全面,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待提高; 文字简答题语言不够准确、全面,缺乏针对性;计算能力欠缺,未掌握计算题的解答模式;典型专题,如氢氧化钠的变质问题、金属活动性顺序问题、推断题、溶解度问题、图像题急需落实。 针对以上几个问题,在复习时,应加强概念的掌握和落实,做到颗粒归仓;做好专题突破,复习有质量;规范答题模式,做到答题有效得分。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