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1700多项非遗活动邀民众参与
两场文艺演出走进基层
《荡寇风云》“决战在即”
周华诚:生活处处有匠心
《异星觉醒》惊悚来袭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周华诚:生活处处有匠心

本报记者 杨丽萍

从文创品“父亲的水稻田”,到《一饭一世界》《草木滋味》等,从媒体人转行到作家的周华诚不断上路。昨日雨后初晴,作家周华诚携新书《造物之美》现身松社书店,在时光的流逝中,用“匠心”丈量美意与品格。

在《造物之美》这本书中,周华诚通过对中日“造物”的对比,引出了匠心对造物、对匠人、对每一个人意义的思考。“提起工匠精神、匠人,可能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日本、德国,但其实历代中国都不乏匠人的存在。在中国的历史上,工匠一体,延绵不绝。鲁班造屋,庖丁解牛,都是工匠精神的代表。”周华诚说。

在创作《造物之美》之初,周华诚通过筹备、调查以及对资料的筛选,带着选题和国内的匠人们一起前往日本,书中既有对松下电器“绝活”的探访与思考,对京都开化堂、“一文字屋和助”点心铺等“百年老店”匠人们的对话与剖析,也有对国内杭州笕桥丝绸厂、“伞二代”陈才荣、“收音机专业户”曾德钧等匠心、匠人的研究。周华诚发现:“百年老店的匠人们比较重视传统、注重传承,多是家族内部的单打独斗;现代的企业大多推崇创新,比较注重协作。”

在周华诚看来,生活中,那些独具匠心、饱含工匠精神的作品大多价钱昂贵,但这并不代表匠心是高端阶层的专属。“生活处处有匠心,每个人的匠心就是对待生活的用心。即使是一个赋闲在家的人,也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提高生活品质,过好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匠心。”周华诚认为,现代人“慢”不下来,多因内心焦躁或急于求成:“其实慢下来并不会失去什么,有时候反而会获得更多。”

有一种说法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帮助人们压缩时间,从而间接拉长了生命的长度,让人们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做更多的事情,但以“慢”为代价的工匠精神似乎在“拖慢”时间。对此,周华诚并不认同:“其实现代工业中很多流水线生产的东西,其背后都有很多匠人在为之努力。创新是技艺前进的动力,匠心是技艺传承的必需。让脚步慢下来,我们才能感受到更多生活之美。”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