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7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孙志刚 通讯员 朱康宁)日前,从全市召开的对外开放工作大会上传来好消息,中原区“2016年对外开放工作”,以全年累计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72亿元,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796亿元的优异成绩,位列“2016年对外开放工作”市内六区排名第一。 “四招”发力 引来“金凤凰”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原区委、区政府“四招”发力,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工作。 坚持“以商招商”,充分发挥企业招商主体作用,促成锦艺集团与华侨城集团强强联合,开发总投资达500亿元以上的中原华侨城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充分调动辖区企业积极性,鼓励通过合资、合作、并购、股权转让等形式,成功实现欧丽集团与广州无线电集团战略重组、同济大学中原环保产业研究院等项目签约。 坚持“片区招商”,按照整体规划、整片设计、整片区招商理念,围绕文创产业基地定位,推动河南国创与杭州新天地集团签订开发二砂片区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生态、休闲、养生”定位,促成河南国控与重庆金科集团联合开发南部片区商务休闲区;围绕发展特色旅游定位,引进华侨城集团开发建设保吉寨历史人文街区项目。 坚持“精准招商”,根据全区产业定位,由区主要领导带队,有针对性地登门拜访,先后与宝能集团、华侨城集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主导产业发展,依托锦艺国际轻纺城,引进高端设计人才,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延伸产业链条;依托金马凯旋CBD,积极引进直销总部、研发设计、电商服务等多元业态入驻,壮大产业规模。加大九曲莲湖周边商业用地包装推介力度,着力引进总部项目,郑州轨道交通公司总部等项目落户我区。 优化招商环境,制定全区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产业发展若干意见》《招商引资项目准入退出标准》等政策文件,成立项目准入评审委员会,严把项目准入关,完善机制体制,明确招商重点,规范招商行为。 主动服务 创新机制 中原区商务局围绕中原区委、区政府确立的 “一核两轴三区多点”的工作总体思路,紧扣“一主业两集群”产业发展定位,依托“四招”发力,积极发挥职能,主动融入环渤海经济圈,紧密联系长三角、珠三角,重点对接京津冀,研判国内外知名企业100余家,外出走访企业和接待来中原区考察企业30余次,开展了多次小分队招商,围绕精准招商、定向招商、市场招商,积极创新招商引资工作体制机制,使招商引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优化环境 提升效率 以优化环境为根本,增强招商引资吸引力。中原区商务局结合辖区实际,主动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和打造郑州西部核心区的发展方向,不断创新招商引资理念和方法,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率。 以创新思路为先导,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通过突出抓好对外宣传,扩大影响,增强吸引力;突出抓好以商招商,进一步激活引导外来投资企业增资投入和发展新项目;突出抓好企业自行招商,对企业进行项目包装,努力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力争在企业自行引进项目、资金、技术方面有新突破;突出抓好有针对性地拜访、邀请国内外、区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来中原区考察。在“招大引强”上下功夫,取得了明显成效。 以提升城区品位为契机,增强招商引资承载力。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产城融合、宜商宜居、开放创新、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实施老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力争打造经济效用、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多方益处所凝聚的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以着重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导,增强招商引资支撑力。2016年,该区依托全区三产发展布局,对中原新区和常西湖新区进行整片区设计、整片区开发、整片区建设,成效显著,区域新的核心增长极正在凸显。 中原区还进一步以加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增强招商引资带动力。采取“政、校、企”联合的合作模式,本着“发挥优势、协同创新、紧密合作、发展共赢”的原则,结合辖区科研院所多的优势,以发展中原城市群和国家中心城市等利好政策出台为契机,引进国家级优秀院校高端人才智力和科研团队,为辖区企业提供科研咨询、技术攻关、集成示范、成果转化服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为中原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