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特朗普宣布退“群”惹众怒
李克强同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论坛并发表演讲
李克强抵达布鲁塞尔出席中欧领导人会晤
外交部证实一日本公民 涉嫌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受审查
全国政协原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原主任孙怀山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日众议院通过天皇退位法案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菲律宾首都一酒店遭袭
更多时事热点 请扫描二维码 关注本报微信公众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聚焦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特朗普宣布退“群”惹众怒
美国放弃大国担当 法德意罕见发联合声明
美国总统特朗普1日在白宫宣布,美国将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 新华社发
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发表讲话后离开。 新华社发
6月1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人们手持横幅和标语在白宫外参加抗议活动。 新华社记者 颜亮 摄

美国决定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1日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世界舆论一片哗然,普遍认为这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产生负面影响。

特朗普当天在白宫玫瑰园说,《巴黎协定》给美国带来“苛刻财政以及经济上的负担”,美国从即日起停止落实这份“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这意味着美国将同时停止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停止向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提供资金,此前贝拉克·奥巴马政府承诺提供30亿美元资金,已落实10亿美元。

特朗普同时表示,美国愿意重开谈判,获得一个对美国“公平的协议”。

各方批评

古特雷斯: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令人极其失望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给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带来不确定性,引发广泛批评和抗议。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说,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对全世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全球安全的努力来说“是一件令人极其失望的事”。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就此发表的声明说:“《巴黎协定》仍是194个国家签署并已得到147个国家批准的历史性协定,它不会因为单个缔约方的要求而重新协商。”对此,秘书处时刻准备与美国政府就此说法的含义展开对话。

美国前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将这一举动称之为“拒绝未来”。

除奥巴马外,多名美国前政要和外国现任领导人都对特朗普的决定表达不满。

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当天发表联合声明,说《巴黎协定》“不可能重新谈判”。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说,对美国的决定“深感失望”。同样感到“失望”的还有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等。

我国外交部:各方应共同珍惜和维护《巴黎协定》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日表示,各方应共同珍惜和维护《巴黎协定》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中国将继续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将退出《巴黎协定》并立即停止执行协定的所有减排标准。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方密切关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问题。”华春莹说,“我们认为,《巴黎协定》凝聚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广泛的共识,各方应共同珍惜和维护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

国内影响

多名州长对抗总统表示不会让美国逃避减排责任

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数小时,加州、华盛顿州、纽约州的州长宣布发起“美国气候联盟”,表示不会让美国逃避减排责任。美联社说,这一举动意味着正式承诺支持《巴黎协定》设立的目标,直接同特朗普对着干。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杰里·布朗在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的讲话尚未结束时便发布声明,表达强烈反对,批评特朗普的决定“荒唐”,是白宫的“越轨行为”。他告诉美联社记者,“美国不等于华盛顿”,“我们也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一部分”。

华盛顿州州长杰伊·英斯利把《巴黎协定》比作飞机,说“我们这些州长将进入驾驶舱”,“总统想着陆,我们要让它(飞机)继续飞”。纽约州州长安德鲁·科莫宣布将利用行政令确保纽约州继续遵守《巴黎协定》。

这三个州的都是民主党执政。同为民主党籍的康涅狄克州州长丹·马洛伊和弗吉尼亚州州长特里·麦考利夫也有意入伙。民主党人、俄勒冈州州长凯特·布朗说,加州是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头羊”,而更多州和城市的加入会产生巨大影响。

60多座城市市长发布共同声明不欢迎总统举动

全美60多座城市的市长当天发布一份共同声明,表示不欢迎特朗普的举动。其中包括洛杉矶、纽约、盐湖城、匹兹堡等大城市的市长。他们表示,这些城市代表了超过3600万美国民众,将接受、尊重和恪守对《巴黎协定》所定目标的承诺。

这些市长说,即使总统决定退出《巴黎协定》,美国的这些城市也会建立或加强与全世界的联系,共同保护地球,预防灾难性的气候变化风险。“我们将增加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源效率的投资。我们将采购电动汽车、货车,并创造更多需求。”

加州州长布朗寻外援来华谈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后,许多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感受到来自联邦政府的减排阻力,火速抱团。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杰里·布朗宣布,2日启程访问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寻找“外援”,寻求在清洁能源技术、碳交易市场机制等方面与中方加强合作。

现年79岁的布朗定于当地时间2日动身,对中国进行6天5夜的访问,其中包括成都和南京。四川省和江苏省都是“低于2摄氏度(Under 2)联盟”成员。

“低于2摄氏度联盟”成立于2015年,得名于《巴黎协定》。布朗是发起者之一,呼吁各国各级政府共同努力,按照《巴黎协定》制定的目标,争取在2050年把全球平均气温相对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

布朗还将参加定于6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

专家解读

美国退“群”弊大于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刁大明认为,特朗普的决定是一个“政治行动”,美国退出《巴黎协定》显然弊大于利,此举会给全球气候治理带来不确定性,但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特朗普通过此举可以实现众多政治目标,比如,进一步彻底实现所谓‘去奥巴马化’的目标,回馈代表能源产业利益的某些共和党‘基本盘’,通过放松煤炭业、矿业等传统能源产业而实现更多就业进而兑现所谓‘美国优先’竞选承诺。”

刁大明认为,在这些政治考量之外,退出的决定有重大失分。

第一,此举事实上是将美国脱离了全球其他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共同努力,进一步瓦解了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以及应有的大国责任,加剧了包括德、法等欧洲传统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不信任。

第二,此举未必会为美国带来更多就业,甚至未必助力美国经济。

第三,如此重大的政策议程调整甚至倒退,势必进一步激化美国国内党争。

刁大明认为,从大的政治发展趋势看,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只是在美国政党周期的塑造下,美国政策的一次重大但并未彻底的调整,“相比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努力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这种调整只是几年的插曲,难以影响全球治理的大局与大方向。”

新华社特稿

背景资料

关于《巴黎协定》

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按照《巴黎协定》,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而努力。全球将尽快实现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