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再推降费措施为企业减负 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
小微企业所得税 优惠政策范围扩大
今年培育百万 新型职业农民
士兵学员文化统考 与高考同步展开
超萌 “拇指西瓜”
湖南持续强降雨 近30万人受灾
我国减隔震建筑 约占世界一半
听听 “海”的声音
陕西发生风雹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超级天眼”开始试观测,它能找到外星人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减隔震建筑 约占世界一半

据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记者 姜辰蓉 白国龙)在7日举行的全国地震科技创新大会上,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减隔震技术在我国蓬勃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一半。

减隔震技术,即建筑隔震技术和建筑减震(结构消能减震)技术。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表示,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减隔震建筑6000余幢,约占世界的一半。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地域特色设计的各类抗震技术,使得农村安全民居工程惠及6000多万人,千百年来我国农村不设防的状况正在逐步改变。高速铁路地震预警及紧急处置技术历经4年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技术,主要指标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已在部分线路开展示范应用,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拥有高速铁路地震预警技术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地震科技还实现了多项系统突破。通过实施“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等一系列国家重大地震科技工程,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震参数自动测定系统,攻克了地震参数自动测定“快”与“准”的重大技术难题,国内地震3分钟内可完成自动速报。发展了地震实时定位、震级及烈度实施测定和大震震源破裂特征等预警关键技术,初步建立了地震预警技术系统。另外,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地震信息公共服务近年来快速发展,1分钟内即可覆盖上亿用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