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我军新设“八一勋章”
精准扶贫花 盛开乱石坡
宝兰高铁下月1日起开通 郑州5个半小时直达兰州
脱贫攻坚再加力再提升 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蹲点第一天 走访贫困户
央视关注本报“众人援手助路边产妇”报道
市政协昨日举行 常委学习报告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蹲点第一天 走访贫困户
昨日下午,蹲点记者一到新沟村,就立即深入村民家中采访。

郑报融媒记者 覃岩峰 史治国 姚辉常 文/图

夏日的山里,山风清凉。

在村干部引导下,郑州报业集团全媒体采访组3名蹲点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向荥阳市汜水镇新沟村进发——采访村民和贫困户。

从下午5点到晚上9点,在4个小时里,我们沿山路折返来回,虽然气喘吁吁,满身大汗,但却收获颇多。

“村里的贫困户进进出出,现在大多已经脱贫,你们想知道扶贫效果,还是去问问村民吧。”出了村委大院,没有挑选商量,新沟村村委委员马超林径直带着我们来到距离村委最近的“贫困户”杨桂生家里。

修葺一新的水泥砖房大门紧闭,屋顶新装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面板,与旁边低矮的窑洞显得有些不协调,但也从侧面显示出这户山沟农家和原来的生活相比发生着巨大变化。主人杨桂生不在家,马超林开始介绍他家的情况。

“老杨原来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负担重,庄稼收成又不好,要说是真作难,但现在日子好过多了。”马超林说,前年,在荥阳住建局扶持下,老杨将自家的石棉瓦房进行了翻修,住得比原来排场多了。这两年,老杨家的两亩多地进行了流转,一年下来能多收入个2000块,女儿也毕业参加了工作,去年一算家庭收入,老杨家成功脱贫,生活有了奔头。

从老杨家出来,正遇到荥阳食药监局副局长叶青立走访贫困户。“原来村里有160多户贫困户,去年全部脱贫了,只是今年因病又新增了几户。”叶青立告诉记者,虽然自己联系的贫困户李红章也已脱贫,但对这些刚刚脱贫“贫困户”的帮扶还将继续,不能让他们再返贫。

“李红章家窗户上玻璃缺了7块,天热进蚊子可不中,这两天想办法给安上。”“再问问街坊邻居对今年这几个贫困户有啥意见,让他们只管提提”……一户户走访,一家家攀谈,不知不觉已近晚上8点,而这时马超林过来招呼记者,老杨两口子回来了,可以再去聊聊。

到老杨家,只见四只小凳已经在小院一字排开。“虽然年龄大了,但咱们不能闲着,不能给孩子添负担,也不能给政府再添麻烦,有时自己也去打点零工。”杨桂生说,现在女儿在郑州工作,顾住自己没问题,儿子马上也要上高三了,学习还可以,主要是教育上对贫困户也有补贴,压力比以前小多了。

对于各级各方面的帮扶,杨桂生一连说了几遍“好得很”。他指了指院子角落的两个蜂箱说,虽然去年自己家已经过了脱贫线,但荥阳农委的干部还是经常来看,听说自己想做点副业,他们二话没说就送来了两只蜂箱,就是想让他家日子过得更好、更宽裕,现在的扶贫让他切身感受到了关心和温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