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 平台8月8日试运行
记者牵线 新沟村热销“扶贫桃”
唱响红色歌曲 祝福党的生日
党员带头 乱石坡办起农家院
积极参与节能减排 保障夏季电力供应
农机耕种收已超过八成
党建精准发力 供水服务焕发新活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员带头 乱石坡办起农家院

郑报融媒记者 张 立

夏日周末,乱石坡一切如常。71岁的李天才一早起床,推开“天府农家院”的门。周五晚上,老人未满周岁的小孙女被儿子接回城里过周末,他和老伴儿不用照看孩子。

“天府农家院”是乱石坡历史上第一家农家餐厅,是李天才老人用自家小院改造而成,今年上半年刚刚开业,院里葡萄架上一串串青葡萄已有黄豆大。“取名‘天府’是由‘天才之府’而来。与城里相比,村里住着安静,空气还好。”老人侍弄着盆栽,和记者聊起家常。

“说实在的,办农家院,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带头。”老人说,乱石坡村是他的老家,自己离乡多年,思乡之情却一直难割舍。他退休后,更是一直关注着老家发展,随时准备帮忙出力。

今年春天,村里油菜花节引来大批游客。而村里没有一个农家院,别说留人住宿,连游客吃饭都是个难题。“让群众创业,首先得找个人带头。”乱石坡村主任赵英找到李天才,老人干净利落地回答了一个字:“中。”

李天才是1972年入党的老党员,“那年7月1日宣誓,当时我在煤矿井下干活……”回忆入党的情景,老人记忆犹新,“党员就得带头。”于是,老人拿出数万元退休金,把自己的院子整修一新,还新建了水冲式卫生间,挂上了农家院招牌。

就这样,从煤矿退休的李天才老人,迎来了人生又一次转变,从城里搬回了农村。60多岁的妻子赵花妮也从家庭主妇,变成了农家院的厨师。“老伴儿擀的面条,我吃了几十年,自家的麦磨成面,香!”手擀面就是农家院的主打美食。

老两口一个下厨,一个端菜倒茶,客人多了,就请人帮忙。在老人带动下,村里陆续办起了十几家农家院。

农家院门前的山沟里,是一片果园。赵英说:“以前这儿是垃圾沟,当时在这里建采摘果园,老人带头清理垃圾,并修通了通往果园的步道。”垃圾清走了,村民还是犹豫,对种果树的前景不看好,又是李天才老人带了头,率先将自家的地交给合作社。如今,果园流转土地一百多亩,各种果子已经挂满枝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