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科技带你穿越“星空下的村落”
让更多戏剧名家走进社区
颖儿:“数字小姐”?我不是
张艺谋成龙新作亮相片单
《西游记女儿国》“最受期待”
《绣春刀·修罗战场》 超前点映获赞
文艺汇演展示老年风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再换新颜
科技带你穿越“星空下的村落”

本报记者 左丽慧 通讯员 李林晔 文 李焱 图

带上VR眼镜,像原始先民一样打鱼、捕猎、制陶;全息投影的运用,让观众把几千年前的“三室一厅”看得一清二楚;游戏拼图,让孩子们在玩耍的过程中就掌握了文物知识……开馆一年多来,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好评,而一大波科技新元素的运用,更是让到这里参观的游客惊喜不已。昨日,记者再次探访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看看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这座拥有国内数个“第一”的遗址博物馆又有了哪些新变化。

“软硬兼施”打造良好参观环境

央视十套《探索与发现》节目组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拍摄的《考古进行时之星空下的村落》去年5月在中央十套播出后,“大河村彩陶”一跃成为“网红”。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馆长胡继忠介绍,很多对史前历史遗存感兴趣的“好奇宝宝”纷至沓来。

“过去到博物馆的路不太好走,标识也不是很清晰,如今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已焕然一新,周边道路也已修缮完毕,醒目标识正在加快竖立。”胡继忠表示,开馆以来观众人数呈明显增多、连续增长的状态。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位于中州大道与连霍高速交叉口东南,指示牌非常明显。乘公交的游客可乘263、117、131路在“中州大道国泰路”站下车。对焕然一新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胡继忠还介绍了正确的“打开”方式,以方便大家更好地前往这座通往史前文明的巨大宝藏。

基础服务方面,每天上午10点,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为公众提供一场讲解员免费讲解,自助导览机也随时为散客了解展品提供方便:它的领取十分快捷,只需在参观前拿上自己的身份证到服务台领取。除以上两种讲解方式,很多游客也可选择语音导览系统——用手机扫描博物馆门口的二维码,参观时走近每个文物展柜旁,手机可自动播放对应文物的详细介绍。

“公众对文物的理解往往受传统展览方式的局限,如磨制石器,它们成排安静地躺在展柜中,讲解会详细告知它们的用途:石铲是用于掘土和除草,石斧是一种砍伐工具,石刀和石镰是用于收割谷物和加工动物皮毛……然而当它们放在一起,并不是这些单一用途的叠加,而是表明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向前迈了一大步,几件看似简单的石制生产工具为几千年后的我们描绘出了巨幅农耕图景。”胡继忠说,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在“五彩家园”部分采用还原大河先民生产生活、家内生活场景模拟与文物展示相结合的手段,视听效果兼具;“时空隧道”部分的小鱼是感应的,踩上去它会自动游走。

科技让“参观”变为“体验”

从门口领过展览卡过安检的那一刻,观众还没有正式进入展厅,却已经能够看到前方多处投影上展示着带有仰韶文化典型纹饰的彩陶片,秒被仰韶文化的神秘色彩吸引。进入大厅后,游客触摸多媒体导览机能够迅速了解博物馆现状和总体规划,正前方的灯箱是艺术效果镂空的“彩陶双连壶”造型,线条简洁流畅,吸引很多游客上前留影……记者了解到,这些都是博物馆此次改造提升后增设的,正是丰富的声光设备,使人们的参观体验更为多元化。

“这些现代化表现形式的投放更好地使游客的‘参观’变为了‘体验’。”胡继忠说,人与博物馆的交互“体验”一改过去观众被动的参观过程,吸引观众在体验参与中探索、欣赏。

“你离新石器时代近到只差一副眼镜”——目前,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免费的VR体验,儿童则需要在家长陪同下方可感受身临其境的先民生活。

“VR在眼镜里就相当于3D效果,可以看任何你想看到的角落。”胡继忠介绍,6000多年前的大河先民如何农耕渔猎,进入遗迹展示厅的VR体验玻璃房,带上VR眼镜就能了解到,“像原始先民一样打鱼、捕猎、制作陶器,身临其境的观感让你根本停不下来。”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在房基遗址上方有一处30米长的投影,展示史前大河先民居住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场景,房基遗址和考古发掘现场采用全息投影的展示方式,使观众更清晰地了解古人生产和生活区的分布、先民室内生活状况和室外活动区的设置,特别是屋内的“烧火台”“火池”“套间”的位置标识明确,使观众对先民曾居住的“三室一厅”布局清楚明了——全息投影的优越性在于,它对文物或遗迹的解释说明不再像指示牌一样有遮挡文物的弊端,更加立体生动。

文创产品全新亮相

萌萌的原始人玩偶、亚克力胸针、鼠标垫、古建筑纸胶带、贴纸、橡皮、书签、钥匙扣、扇子、冰箱贴……创意满满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系列文创产品今年5月首次亮相于深圳文博会,吸引了大批观众。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文创产品是依据大河村遗址的历史特性发掘出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创意作品,这些文创产品既迎合新媒体传播的特性,又融合在当下的文化生活之中。”记者看到,这些文创产品多是带有大河村遗址典型文化特征的装饰品、文具、办公用品、家居用品等,制作精美,实用与审美兼具使它们形成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又一特色。

5000年前郑州先民住着怎样的房子,吃什么样的食物,用的什么样的生活用品?考古区还有什么可以亲手探索的?到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观众一定会有自己的探索与发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