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不是个好儿子
一带一路 文脉自古相通
胎盘有毒素吃不得
闲暇处才是生活
最贵的车 是爸爸的肩膀
指纹密码 并不安全
商鞅南门立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闲暇处才是生活

梁实秋

美文闲读

我们现代人读书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简,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钞本,可以知道一本书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版、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的方便无以复加。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终乃收改变气质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广,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无以名之,名之曰书卷气。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语言有味?

书,本身就有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几十年前我搜求杜诗版本,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多少价值,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

摘自《雅舍小品》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西游记”

汪金友

知名导演张纪中说:“《西游记》的真正意义,在于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西游记’。所有妖魔鬼怪,都代表着贪婪和欲望,看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妖魔鬼怪”。有人计算,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说明总要经历诸多磨难和考验,才会取得成功。而在每个人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磨难也无处不在。其中很多,缘起于个人的贪婪和欲望。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可能“修成正果”。《西游记》中的唐僧,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完成了一件名垂千古的大业。绝大多数普通人所要修成的“正果”,是实现自己的价值,完成自己的使命。每个人的出身、背景、机遇不同,智商、情商、财商也不同,只要干了自己想干、爱干也能干的事,就算不虚此生。

虽然同属一个取经团队,但每个人理想、信念、智慧、能力、品德、作风又截然不同。

有的人像唐僧。思想纯洁,为人正派,具有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在取经途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诱惑,都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往往威信比较高,能够担任各个团队的领导。

有的人更像孙悟空。机智勇敢,疾恶如仇,不畏艰难困苦,不计个人名利,在取经过程中,立下了很多战功。但由于不谙世故,因此得不到领导信任,甚至几度被赶出取经队伍。有能力,但不会处理各种关系,所以只能当个开路先锋。

有的人更像猪八戒,作风懒散又经常搬弄是非。但由于善于讨好领导,这种人大都混得不错。

有的人更像沙僧。正直无私,忠心耿耿,任劳任怨。每个团队的领导,都喜欢这样的员工。沙僧的成功,主要是因为找了一个好单位。足见机遇和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结局都不错。在人生旅途,要从《西游记》中取其精华,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摘自《解放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