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覃岩峰 通讯员 李盼 刘晓林 文/图)洗衣房、菜市场、幼教中心、社区医院……昨日上午,位于郑东新区榆林北路与康平路交汇处的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正式对市民开放,这也标志着郑东新区首家“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开业,成为郑东新区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城市公共配套、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指数的具体行动体现。
“菜便宜,新鲜,还能用微信支付,真是太方便了。”上午9点,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的哈邻农贸市场已经挤满了前来买菜的居民。整洁明亮菜摊,新鲜的肉品,凉飕飕的中央空调,和传统“脏乱差”的农贸市场不同,位于便民服务中心负一楼的农贸市场犹如一家高档超市,各个摊位摆放有序,场内卫生整洁,显得“高大上”。而在一楼的美吉姆教育机构内,十余名附近社区的家长带着孩子正在进行幼教咨询。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开业的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涉及“行政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生活服务”三类服务,涵盖便民服务大厅、文体活动中心、农贸市场、社区医院、托老、儿童培训教育、银行网点、维修、理发、缝纫等12项便民业态,可满足周边居民的办事、买菜、看病、购物、餐饮、文体活动、日间托老等多元生活需求。与此同时,郑东新区管委会把便民服务中心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阵营,在文体活动中心设置党群工作站、党员活动室等,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促进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在郑东新区管委会的领导下,郑东新区便民服务中心按照“一年成形,三年成势,五年成业”的建设运营计划,建设便民、利民、惠民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为落实好郑州市“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中心的惠民政策,实现可持续发展,郑东新区党工委从实际出发,着眼“两个国际化”,以创新增动力,破解发展难题,提出“政府主导、公司运作、滚动发展、自求平衡”的便民服务中心建管新理念,将便民服务中心的土地协议出让给拥有较强项目建设和运作能力的国有平台公司“河南省郑州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由该公司承担所有便民服务中心的项目建设、融资、招商、运营及管理任务。管委会对业态经营规模和模式、物业持有方式、公益部分占比等提出具体要求,保证项目的公益定位与公共服务功能。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参与、投入和管理,“政府搭好台、企业唱好戏、居民得实惠”,实现公共服务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效益。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郑州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全市构建“三级三类”便民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以来,郑东新区管委会在全域规划建设33个便民服务中心,以“四个统筹,五项创新,四个保障”着力构建与国家中心城市和“两个国际化”相适应的行政、教育、卫生、养老、就业等社会服务体系,该模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推广。
郑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7年6月份,郑东新区便民服务中心一期新建15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2个升级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在体育公园便民服务中心全面开放的同时,宏图街便民服务中心菜市场也开始试运营。2017年底前,一期将开业7个项目;二期新建16个项目全部完成选址规划,并开工建设6个项目。届时,郑东新区便民服务中心会形成一区域一特色,一项目一亮点的形象,与国家中心城市及“两个国际化”相匹配的社会服务体系将会得到极大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