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8版:一丘一壑也风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郑州 多姿多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文化郑州 多姿多彩
实景演出美轮美奂
拜祖大典全球聚焦
文化品牌走出国门
文化场馆多点开花

本报记者 左丽慧

打开当下的郑州文化版图,不难发现“百花齐放”的多元画卷:在郑东新区的河南艺术中心,几乎每晚都有国家乃至国际知名演出团体的表演;在西区,郑州文化馆的文化志愿者分散各地,从社区到高校、企业,把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北区的河南体育中心,明星大腕的演出可谓一票难求……随着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加快,文化的作用力逐步凸显,而且还将在城市发展、提升郑州影响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影响力

近年持续提升

作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阵地”,郑州的文化场馆建设基础“打得牢”:市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等市级“五馆”建设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各县(市)区图书馆、文化馆均达到国家标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达95%以上,全部免费开放……

目前,全市有各类业余文艺团队876个,文化志愿服务队伍300余支,文化志愿者4万余人,业余文化活动爱好者48万余人,可谓“兵强马壮”。

下一步,我市还将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嵩山论坛” “中国(郑州)国际马戏嘉年华” “中国(郑州)国际街舞大赛”“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等节会、赛事为载体,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多角度宣传郑州文化,提升郑州文化影响力。

除了“引进来”,郑州也在积极实施文化“走出去”,如配合国家外交大局,郑州歌舞剧院等院团持续多年参与了“欢乐春节”等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在数十个国家吹起了“中原文化风”;在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交易平台,拓展文化出口渠道方面,郑州约克动漫先行一步,短短几年就承接了8部国外动画片的制作,6年间文化出口收入达2400万美金,一举成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发展版图拓展至北美、欧洲等地。

“现在社区都有文艺队、文化志愿者,每逢节假日的文化活动也格外丰富。”喜欢跳广场舞的市民陈女士颇有感触地表示,跟过去相比,现在的文化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文化产业发展提速增效

无论是主打动漫的杭州动漫节、倡导两岸文化交流的厦门文博会,还是“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深圳文博会,都可以看到“郑州文化产业”军团的卓然身姿,或斩获节会金奖,或吸引嘉宾流连,以黄帝故里、天地之中、商都文化为核心的郑州文化产业,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生机与活力。

数据显示,2015年,郑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占全省比重超过25%,规模以上文化企业496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文化企业达13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总收入738.7亿元,同比增长12.5%,文化产业成为郑州市战略支撑产业和主导优势产业之一。

同时,郑州的文化产业集群特色鲜明,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梦幻王国、古柏渡穿黄文化旅游景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国家知识产权创意产业试点园区等,逐渐成为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原动力。

在文化品牌影响力上,山地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舞剧《风中少林》《水月洛神》、动漫《小樱桃》系列、电影《念书的孩子》、电视剧《快乐星球》、杂志《小小说选刊》等成为文化创意重点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文化新业态也不断随之壮大,“互联网+”“文化+工业”“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生活”等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互联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

“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做文化产业,充分挖掘当地这些文化资源,可谓是企业做强做大的‘捷径’。”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郑州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竞争力与内核,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业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也为这些文化项目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文化价值的不断挖掘与利用,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将迎来更加喜人的局面。

珍贵文物发挥时代价值

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在中华民族历史文明形成与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全国重要文化高地,传承创新华夏历史文明,提升郑州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惠及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市文物事业快速发展,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意识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夯实,资源状况基本摸清,保护经费和保护力量持续增长,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博物馆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深入,文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下一步,我市将抓住和利用好重大战略机遇,依托郑州大遗址片区保护利用整体战略规划,进一步巩固我市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成果,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阐发和探究文物蕴含的文化内涵,积极为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商都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推动全市文物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到2020年,商都历史文化区、古荥大运河文化区、二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百年德化文化区将初见成效,“生态保遗”工程基本完成,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物保护价值和核心区地位更加凸显,大遗址片区展示利用目标基本实现,重点考古遗址公园初见规模。文物保护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具有郑州历史文化特色的博物馆体系进一步完善,馆藏文物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作用进一步彰显,文博创意产业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博行业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依法行政能力不断增强,文物保护利用与生态建设、文化旅游发展、民生改善更加协调融合。

无论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社区文化建设,还是“高大上”的文化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文物保护工作,身处郑州这样一个文化底蕴丰厚、文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城市,都会深深感受到“文”对一个人、这座城的无声教化和滋养提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