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38版:郑州日报社成立暨《郑州日报》创刊681/2017-06/30/T38/20170630T38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党建引领创新曲 社区唱响欢乐颂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党建引领创新曲 社区唱响欢乐颂
——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创新党建工作纪实
五年磨一剑的街道老年大学,成为辖区老人的精神乐园。
广泛吸纳驻区单位参与社会治理,构建区域共同体。
原生态的社区群团组织培育,激发居民自治的无限活力。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韦丽云 陈桢 文/图

“社区党建是城市党建工作的重点,社区服务是保障改善民生的依托,而对居于城市之核的花园路街道,特殊的街情决定这更是一道必答题。”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彭涛如此为街道党建兴奋点工程定位。

定位昭示作为。近年来,该街道积极深化完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机制,着力强化党建引领、深化社会治理,推动构建“街道大党建·区域共同体”的格局,不断促进基层党建与驻区单位党建的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领导力,努力打造有温度的街道、社区,以可视、可听、可感的变化,彰显提升服务民生的水平,着力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新格局 扩大“朋友圈”

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新型党建机制的建立,是花园路街道构建区域大党建工作格局的缩影,也是街道理论联系实际的活成果。

作为省直单位主要驻地,花园路街道辖区拥有几十个省部级、厅局级公共单位。区域化党建势在必行,行必有果。

构筑区域大党建的“路线图”,就是由街道党工委牵头,把这些隶属关系不同、级差相比甚大的各单位党组织联系起来、联合起来,进而为本辖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通俗地讲,区域化党建就像玩微信一样,拉住“附近人”,扩大“朋友圈”。

通过不断街网联系,花园路这个“合家欢”,目前已囊括省人大、省政协以及省司法厅等35家“高端会员”。街道大工委成员单位的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人数已达1120余人,认领服务项目180余个。仰仗的“秘方”是契约化、项目化、常态化,并将此固化为花园路街道大工委的工作机制,进而推动辖区大工委成员单位间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活动共办、事务共商,实现各方力量和资源的互联、互补、互动、互助。

咱的大党建,确实有力量。全市“双迎攻坚”战犹酣,花园路街道通过撬动大工委成员单位这一“杠杆”,志愿者力量风起云涌,掀起了全城清洁活动的热潮,形成了“文明志愿者,全城大清洁”的良好氛围。辖区志愿者积极投身“创文”行动,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参与“创文”,彰显“红衣”风采。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河南省人大办公厅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每逢周五,他们与其他单位志愿者一样,带着扫把、撮斗、铁锹等清洁工具,按照街道、社区的工作安排,在各自的责任区域清扫居民区里的各类杂物垃圾。志愿者说:“我们虽然是省直单位的工作人员,但是我们都共同生活在一个城市,能为自己所在城市的净化美化出一把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

服务接地气 居民来追捧

“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是否满意,一直是街道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在花园路街道辖区,有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均是年过花甲之人。因其位于花园路,且在这里学习快乐似入花园,所以老伙伴们都亲切地把它称为“花园路大学”。

五年前,花园路街道老年大学悄然成立。当时,“花园路大学”仅仅辐射办事处3个社区,仅仅3个课程、4个班级、4位志愿教师和100多位学员。五年一巨变。今天的“花园路大学”可谓兵强马壮,全办事处10个社区全覆盖,课程扩展到17个、班级扩编为30个、志愿教师29位、学员518名,班级服务15795人次……

“我女儿说我退休后更美了,整天乐呵呵的。”已连续三学期到花园路街道模特走秀班上课的贺女士,经常对老街坊们这样说。说起她上老年大学后的变化,学过模特走秀后,如今她站在路边跟人闲聊,也会自觉站得挺拔优雅,还花钱购置了紫、白、桃红3套旗袍,特意留起长发准备盘头,“刚退休那会儿有些失落,心情也不好,现在大家一起玩儿,过得可充实”。

服务无极限,拓展有空间。为满足辖区居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提高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创新,2016年底,花园路街道率先在社区层面推行公益创投活动。经过机构和社区的相互推介、项目调研、项目初审、专家评审等环节,13个贴民心、接地气并富有创意的项目落笔签约,成为全市第一家社工机构全覆盖的街道。

举措好不好,关键看成效。签约服务涉及了居民所需的助老服务、环保服务、志愿服务等,也包含针对特定人群、富有创新和探索意义的服务项目。例如金水区在行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通信花园社区量身定制的“关爱家园 助力成长”项目,以增进亲子关系为切入点,融入环保理念,组织服务对象通过参与各项亲子环保类活动,将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

得益于社工的进驻,半年来,各社会组织策划各类公益服务逾百场,惠及群众4000人次,街道的社区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了精准化、专业化。

自治是个宝 居民乐淘淘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在花园路街道有着生动的演绎。

今年5月中旬,花卉盆景展、书画摄影展、手工制作展,歌舞专场、豫剧京剧专场、金融防诈骗宣传专场,还有手工作品、食品义卖会、狗狗才艺秀、麻将赛、小家电维修、废品换绿植……花园路街道通信花园社区举办了为期一周的“社区之春文化庙会”,让居民在家门口秀才艺,展风采,献爱心,增进邻里情,社区居民自己筹办的文化庙会上,活动安排精彩纷呈,还非常接地气儿。

“社区居民成立的各种群团组织就有16个,是我们开展活动的主力。”张美荣说,去年社区举办的第一届社区之春文化庙会就是各群团组织承办的。今年,随着居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群团组织更加成熟,辖区单位参与更广泛,志愿服务更丰富,第二届社区之春文化庙会从起初的3天延长至5天,让居民在家门口嗨个够。

沙巧枝,花园路街道响当当的“社区达人”。这位78岁的老人之所以出名,来自于她社区“红管家”的称号。2012年起,沙巧枝走马上任经一路10号附30号院的楼长。当年“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发挥她退休教师的特长,利用车棚门,办起了黑板报,每周一期,风雨无阻。这个黑板报上连重大节日或国家大事,下接社区好人好事、社区工作动态,从此,正能量开始在这个楼院生根发芽。

经一路10号附30号院只有两栋楼,是老居民区,卫生状况不太理想。沙巧枝和一些热心居民发起倡议:把每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定为楼院的“大扫除日”。“大扫除日”的9点钟,她总是准时吹哨通知大家。最初,她还逐门洞、逐层楼去通知。如今多数人已形成习惯。有的居民若当天不能参加大扫除,就向门洞长打招呼,并提前或延后自行安排扫除。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尝到“城市大党建”的甜头,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方向更明,意志更坚。他们矢志以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积极推行党组织网络与社区治理网络“两网融合”,通过“融合式”服务,延伸基层治理“触角”,让服务型党组织水平实现新提升,居民得实惠、享便利,让区域共同体遍开幸福“花”。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