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优秀是这样炼成的
我眼中的好老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师家的孩子”:
优秀是这样炼成的

本报记者 李 杨

“老师家的孩子”一直以来都是许多家长学生羡慕的对象。尤其是近日,一张高考成绩图片火爆了朋友圈,大家纷纷感慨,教师家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往往更容易成才。但其实,培养出成绩优秀、全面发展的孩子,并不是教师家庭的专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们怎么说,看看教师家庭的教育有哪些特质和经验需要我们借鉴吧。

言传身教 爱子有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教师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是身为教师的家长更懂得如何辅导孩子功课吗?其实不然。在接受采访时,几乎每一位老师都提到了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身为教师,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家庭,的确更清楚什么样的家庭能够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更懂得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因此在做人做事和价值观方面都会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会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加上教师家庭更容易营造出书香氛围,孩子更容易接触各种书籍,产生博览群书的愿望,而良好的阅读和学习习惯会跟随孩子一生,这可能是大家所说的教师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的原因。”管城回族区创新街小学德育主任李莉娟表示,对于每个家庭来说,父母的言传身教都非常重要,因为每个孩子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孩子所有的习惯都来自家庭环境的熏陶。

她认为,每个家长都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也最能影响孩子。不要以为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孩子。孩子的自信往往来自于父母的关心和鼓励,孩子的独立和良好的自理能力往往来自于父母的放手,而孩子爱说谎、爱偷懒等一些小毛病,也恰恰能够折射出父母在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如果父母两人长期教育目标不一致,或者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很容易培养出爱钻漏子、爱说谎的孩子。

“作为家长,心态一定要平和,要走进孩子心里,成为孩子的最佳队友,而不要把孩子放在你的对立面,也不要用过高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是要学会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李莉娟就常对自己的学生家长说:如果你没有每天关心孩子的作业情况,没有和孩子沟通学习的方法和困难,那就没有资格在期末考试之后来评判孩子的成绩。

环境宽松 个性发展

“比起一味要求孩子学习,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为重要。”“我们长期面对考试,所以更懂得应试的特点,也清楚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意味着全部。”“当你不是那么关注孩子的成绩时,孩子反而更容易发挥出自己的能力。”通过调查记者发现,在教师家庭中,教育环境普遍都十分宽松和谐,父母往往十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教育也以鼓励为主,基本上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也不太赞成课外补课。这些孩子的时间也更多的都用在课外兴趣上,相比之下他们更懂得如何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在采访中,不少老师表示,不管什么职业的家长都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关键还在于家长角色的定位。在家庭中,父母不应是对孩子说教的师长,而应是温柔贤惠的好妈妈、开朗爱玩的好爸爸,总之一定要成为孩子的朋友,为孩子提供宽松自由、和睦温暖的家庭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父母,一定要多征求孩子意愿,不要给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不要让孩子在负担下学习。”郑师附小办公室主任车蔚红认为,学习是一件高度自我的事情,只能水到渠成,而不能在逼迫下出成绩。尤其是阅读,一定要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去读,而不是带着压力和各种目的去读。她提醒各位家长,不必限制读书的种类,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由选择。因为涉猎广泛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对他们接受理解知识并进行深入的探究都是很有帮助的。“一些名著、浅显的文言类文章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好能多读一些优秀的期刊,上面的许多经典文章都充满了人文情怀,对孩子健康向上地成长大有帮助。”

“都说学习好的孩子一般情商都很高。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孩子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更为重要。”车蔚红表示,教师家庭的孩子,除了成长环境更为宽松之外,他们也见惯了父母的敬业和忙碌,更容易在耳濡目染中培养自己的细心、耐心、责任心和上进心。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就不要阻碍他们去参加各种活动,去实践、去体验,多涉足一些未知的领域。这些活动耽误不了学习,反而会促进孩子的兴趣发展,激发出孩子更多的优秀品质。“对于平板电脑、手机等工具的使用,家长也应持理性的态度,现在电子图书非常方便,只要孩子能够有节制地利用它们去学习、去读书,它们就会成为孩子非常好的学习伴侣。家长千万不能一味地控制孩子,这样反而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

学会相处 用心陪伴

“身为老师,本身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的教育知识,自然可以在平时辅导自己孩子功课,分析考试情况,这些对孩子的学习都大有帮助。”“身处教育行业,身边也有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能够及时地为孩子的学业做好规划,这一点也挺重要的。”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教师子女在学习上本身就占有一定优势,因为老师在教育孩子时比普通家长更加得心应手,也能在孩子学业出现各种问题时随时提供帮助。但大多数老师表示,其实关键并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他们相比之下更懂得教育心理学,更明白如何与孩子相处,更用心地陪伴孩子成长而已。

二七区京广路小学校长贾琳表示,可能是因为职业敏感,教师更善于细致地观察孩子的行为,能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并对孩子进行适时教育。但其实,只要家长能够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相处,这一点并不难做到。

“与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就是陪伴。”贾琳强调说,家长一定要明白,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而不是孩子成绩的评判者,孩子学习好也并不是家长可以炫耀的资本。因此家长一定要摆脱焦虑的情绪和功利心,多花些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运动习惯和学习习惯,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而在孩子遭遇失败和挫折时,家长也要善于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正确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孩子自信、勇敢地成长,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学习好并不是评判孩子综合能力的标准。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阅读、旅行、新闻、电影、社交……这些成长中的乐趣都应属于孩子。家长不要让孩子变成一个只会埋头学习的人,更不要让孩子没有同伴,变得孤立起来。”贾琳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