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
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报告会举行
进一步加大医疗科技研发创新 努力打造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
第16届《小小说选刊》 优秀作品奖在郑颁发
省城来的贴心人
政协委员视察 全市防汛工作
首批享市政府特殊 津贴专家获颁证书
郑州百万职工技能大比武
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76天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引领全民健康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 引领全民健康生活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全力提升区域医联体建设
6月2日,郑州市中心医院承办的“建设健康郑州,提升健康素养”系列活动——“专家带您走向健康”健步走活动在绿城广场举行。

本报记者 汪 辉 王 治 通讯员 封 宁 陈亚平 文 丁友明 图

去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今年6月,全市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健康郑州”建设为主线,完善分级诊疗等八个体系,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作为全市三甲龙头医院,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近年来以建设现代化区域医疗中心为目标,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2012年在河南省首家成立以“资源共享、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服务百姓”为目标的区域医疗联合体。2014年,以“健康中原行·大医献爱心”公益活动为契机,积极与县级医疗机构建立协同发展战略联盟。

作为国家分级诊疗工作试点城市,郑州市中心医院的实践探索为全国医改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郑州样本”。

如何贯彻落实全市首届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连鸿凯表示:“今后将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让医联体更具生命活力。继续擦亮大医博爱服务品牌,让‘健康中原行’足迹走遍全省各地。同时,深入开展健康素养促进行动,以健康健步走活动为载体,倡导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积极推动卫生与健康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探索分级诊疗“郑州样本”

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

在福华街附近上班的刘女士,最近这两天耳朵一直发痒,还不停流鼻涕,于是前往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路上,刘女士还寻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否会有专家,没想到坐诊的居然还是位大专家——郑州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玉杰。仔细听诊后,李玉杰为她开了点消炎药,叮嘱她多喝水、多休息。

刘女士说,以前只要犯病,不管轻重,她要么扛着,要么去市里大医院看病,但自从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入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有了专家坐诊后,这才让她放下心来这儿看病了。

不仅是刘女士,如今许多居民到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成为常态,昔日门可罗雀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何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真正让专家跑起来,让技术动起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上病?从2012年起,郑州市中心医院率先在省内成立了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协同发展战略联盟,积极创新探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模式。截至目前,郑州市中心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达84家,拥有协同发展战略联盟单位45家,按照“共生、共管、共享、共荣”的发展理念,建立起了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架构。

为让医联体内合作更加紧密、有效,构建与基层医院良性分工协作机制,该院还先后与新密、荥阳当地政府签约成立医联体分中心,积极探索“市联县、县带乡、乡管村”的分级模式,着力改变医联体过于松散的局面。

2016年,通过自建、融并、托管、代管、帮扶、院中院等多种合作模式,以6家专业特色、功能定位明晰的紧密型医联体单位为基础,郑州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宣告成立,为医联体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在辖区社区,依托以前片医服务团队,该院积极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按照“1+1+1”模式组建了56组精准帮扶团队,组建医联体内716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实行“四师共管”(医师+护师+公共卫生医师+健康管理师),为签约家庭提供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自身输血、造血能力,更好地造福基层医院,2017年5月10日,该院加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联体,借此依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优质资源平台,更好地满足全市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