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区域文化竞争力郑州位列榜首
中国戏剧家协会 在郑举办研讨班
健全非国有 博物馆退出机制
这周六,相约“图图”的美食盛宴
安阳殷墟妇好墓 精品文物亮相大连
莫让历史题材影视剧 成下一个“抗日神剧”
黄河漂流探险 之旅再次开启
河南主持人担任 《极限挑战》裁判
不提供鸡汤,只提供营养
30多支高校乐队 角逐“金石头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导演关正文谈《见字如面》第二季——
不提供鸡汤,只提供营养
关正文

本报记者 左丽慧

一则喜讯近日在朋友圈传开了:现象级综艺节目《见字如面》 官方授权同名书全国上市,第二季的录制也即将开始。昨日,记者通过图书出版方采访了作家、导演、电视节目制作人,也是图书《见字如面》的主编关正文,听他谈谈《见字如面》背后的故事。

“视频节目现在也可以‘永生’:放到互联网上,大家随时可以看到。但是,我认为书籍还是更可靠的存储方式。对于文本而言,也是更准确的存储方式。”对读者关心的《见字如面》图书版跟电视版不同之处的问题,关正文坦言,自己有书信情结,现在书信几乎绝迹了,“我一直不觉得《见字如面》是缅怀即将逝去的传统的节目。在我看来,今天大家的书信量是前所未有的高峰,每个人每天都要写无数信,这跟过去没什么区别。”在关正文看来,今天充斥的电邮大部分虽然是琐事,但依然有大量优秀的文字,如第一季就选了罗永浩、郑国强、蔡春猪的电邮,他透露,《见字如面》第二季也选择了一些电邮,包括冯唐、韩寒等人的文字。

关正文说,第一季创作的时候,“如何拿到信”的确是个难题,知道信是宝贝,但也不知道宝贝在哪里,很少专门有人收集,到了第二季,信件来源宽多了。“大家知道我们在做这件事,主动提供了好多线索和书信。所以,亮点信多,质量普遍提升,表达了各式价值观,特别有趣。尤其是古典信件特别精彩,有海瑞的,史可法和多尔衮的等等。”关正文介绍,第二季的编排将呈现主题化,分为生死、爱恨、离合、抉择等主题,相信会更吸引观众。

“很多人关心我们的选信标准,其实标准就是值得被更多人看到的信。具体说,就是对咱们今天的人认知社会、认知他人、认知自己有意义的信。所以,价值观高度多元,大家讨论点也多,信被越读越厚。”关正文再三强调:“我们不提供鸡汤,只提供营养。”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大众娱乐性也成为话题之一。关正文表示,在邀请读信艺术家方面,他们不会选择“人红戏傻”的明星,“我们会选戏演得好的、理解力和表现力较强的,比如李立群老师、吴刚老师、姚晨老师都会来。第二季在剧院里加了讲述人这个角色,这样感觉现场会更顺畅。同时,解读嘉宾也更加丰富,除了许子东、杨雨,还有梁文道、史航、蒋方舟等。”

从《诗词大会》到《见字如面》,不少观众感叹文化节目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大,而关正文认为,自己非常尊重文化生态的多元。“没有多元共生,没有充分的竞争,任何品种都不可能健康成长。在总体布局的推动下,文化类节目集中推出,很多人对此是抱着投机心态的,还有人是觉得能挣钱的,这样做出来的节目只能让大家倒胃口,让大家再次远离文化。”关正文理性地表示,“我们需要客观看待传统文化,今天能顺手拿起来的国学,大多是清中晚期的说教,那些教条曾经制约了国家民族的发展,所以才有新文化运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体现在能够跨越时间、跨越国界,面对今天的世界,依然能够供应中国方案的生命力上。这些曾经活跃的思想需要学者们的整理,不是电视人可以自嗨的。所以,这条路会很长,现在刚刚起步而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