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中原银行在港成功上市
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 建设一流军事科研院校
让人民群众满意
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
将全面深化改革 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中国-东盟会展行业 合作委员会落户郑州
郑州公示新版城市总体规划
“帐篷诊所”走进贫困村
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69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
——二七区转变发展方式的探索和实践

郑报融媒记者 陈锋 范光华 刘伟平

7月18日,一场急雨给燥热的绿城带来了几分清凉。早早吃过晚饭,二七区泰宏建业小区的曹书杰来到院门口的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悠闲地散步,孩子调皮地拨弄着绿植上的雨滴。

曹书杰散步的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是二七区重点建设的生态环境项目,绿化总面积280万平方米,完全建成后相当于10个碧沙岗公园。

“生活条件、居住环境比以前好多了”,虽然公园尚未完工,周边也有不少建筑工地,附近居民并没感觉太多的吵闹和建筑粉尘、垃圾。

…………

在一些地方和一部分人看来,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就是此消彼长甚至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顾此”必然“失彼”。

二七区的情况如何呢?

让我们来看两组数字:

全区154个在建项目,数量居全市前列,扬尘治理达到“7个100%”,100余万方建筑垃圾全部清运完毕,37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整治到位,PM2.5、PM10、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

今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预算收入增长20.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4%,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数字胜于雄辩,让我们思考: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二七区如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在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之间,二七区如何做到“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

【整治环境】

打破“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思维定式

7月份开始,郑州市开始推行新的奖惩机制,对各县(市)区的空气质量进行周排名。第一周,二七区就受到了奖励,奖金“大红包”不日到账。

同期通报的第二季度全市精细化考核成绩,二七区以81.57分位列全市第一。数据显示,在全市城市精细化管理年度综合考评中,二七区连续两年排名市内五区第一。

成绩的背后,是二七区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创新推进工作的不断探索——既要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增强综合实力,又要保护环境提升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可持续力,坚决不要“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大气污染防治。(下转六版)

为“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点赞

郑 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为学还是为政,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中探索,才能发现真问题,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七区坚持问题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性地推进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具有很大的探索与实践价值。

绿色发展要从源头抓。

发展和治理并不矛盾。但一直以来,不少地方在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时,都是将其视为“矛盾体”。走的路子,要么是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要么是边发展、边治理的“套路”。

产业是发展的命脉,项目是产业的载体。二七区把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统筹起来、融合起来,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中整治环境、在整治环境中发展经济,切实做到了绿色发展从源头抓,走出了一条新路。

协调发展才能持续发展。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

发展是整体性和系统性的,不是割裂和独立的,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实现统筹兼顾、融合推动、彼此促进。

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两者也就做到了协调统一,实现了绿色发展。

协调,才能平衡,而不是头重脚轻;

平衡,才能稳健,才不是顾此失彼;

稳健,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也就实现了双赢。

让群众获得感更有“质感”。

对人民群众来说,经济发展“金山银山”,能够增强获得感;环境整治“绿水青山”,获得感也不可或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是直接的、具体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整治、大气污染防治,人民群众也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以感知和感受,来不得半点掺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统筹、融合、促进,换来的是速度、效率和质量,增强的是群众的多重获得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推进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郑州,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更多这样的探索与实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