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密:资源型城市走上绿色发展路
中牟举办黄河打硪号子培训
烈日下 他们的身影最美丽
二七区首届全民参与 “公益+”行动吹响集结号
大学生宣讲团巡演走进惠济
新郑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密:资源型城市走上绿色发展路
核心提示

2017中国“县域经济100强”日前发布,我省新郑、新密、巩义、荥阳、登封5县(市)入选,分别排名第60位、第73位、第78位、第87位、第90位。上榜5县(市)中,有4县(市)为郑州所辖。近日,记者走进郑州上榜各县(市),感受其发展思路与脉络。

本报讯(记者 高凯 通讯员 王炎军 朱海鑫)昨日,记者从新密市了解到,多年来顶着“煤城”帽子的新密市持续攻坚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全方位转型绿色发展成效逐步显现:新型城镇化提升人居环境、全域旅游撬动绿色经济遍地开花……攻坚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密市抓机遇,托出“老底”换“家底”,转出绿色发展浪花朵朵。

底子“黑”,但求索绿色发展,新密不怕路上黑,力争用实干点亮可持续发展之路。据了解,近年来,新密围绕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着力提升辖区“六大要素”,完善交通路网,累计投资88亿多元,建设交通道路项目252个、629公里,形成“八纵八横、内捷外畅”的大交通格局,域内通车里程达到2268公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产业集聚区、中心镇、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功能布局,并形成“新密模式”,获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以现代产业提升经济整体素质;改善生态环境,建成生态廊道79条、717公里、4858.8万平方米,建设森林公园12个,森林覆盖率达到44%,荣膺省级生态市;实施开放创新,加快发展动能转换,新型耐材、品牌服装、环保科技等新兴主导产业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到75.2%。

整个城市的脱胎换骨,让新密容光焕发,更增添了以“大手笔”开拓进取的魄力与勇气。

在项目建设中,该市总投资1526亿元,建设276个重点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推进132个产业升级项目,计划完成投资328.7亿元,力争76个项目建成投产。

以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引领,加快推进密州大道和未来大道南北延、大北环等20条道路工程,加快推进4个中心镇、8个特色小镇、78个新型社区的配套完善。同时,加快建设超化黄固寺、米村朱家庵等4个美丽乡村项目,使30%以上行政村建成省级达标村、15%以上建成示范村,实现村村有特色、处处见美景。

围绕打造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为支撑,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品牌服装、家居建材、消防装备等新兴产业,全年产值突破280亿元;大力培育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本土品牌,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健康养老等服务产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1%以上。

把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专业园区、乡镇创业园作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加快推进绿地溱水双创小镇、新家园智能家居制造产业园、中澳物流服饰鞋业等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到150亿元、330亿元;大力发展创新经济,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新密工作站、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郑州3D打印创新中心、国家环保装备新密基地、中国服装行业“十三五”创新示范基地等创新载体。

启动伏羲山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5A级、轩辕圣境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4A级和一批景点创建3A级景区工作;加快推进伏羲大峡谷、羲皇圣地美景、轩辕圣境、古城县衙、密登堡葡萄酒庄等82个重点项目建设,带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级、开放式的全域大旅游格局。

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抓实工业、扬尘等大气污染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治理,大力推进气代煤、电代煤。深化水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水源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泽河山洪沟治理,推进溱水河综合治理。抓住国家级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市)机遇,投资5.2亿元,建设6个镇区污水处理厂、41个农村社区污水处理设施等。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