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上半年全省 GDP增长8.2%
民间投资助力重大项目建设
“帐篷诊所”走进贫困村
三条城际铁路 明起可刷卡进站
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 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
城镇上半年新增 就业72.73万人
新装备上阵开启 道路养护新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 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

(上接一版)如何才能“十个指头弹钢琴”,使经济发展与环境整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二七区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在创新。

聚焦发展品质提升,该区把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统筹起来、融合起来,在经济发展中整治环境,在整治环境中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和大气防治“统筹发展”这一思路,在全区经济发展与大气污染防治统筹兼顾先行区观摩推进会上得到清晰呈现。这次在马寨产业园区召开的会议,安排部署通过多种创新方法把经济社会建设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统筹推进,对打造“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复合型城区做了清晰而具体的安排部署。

对于项目建设和建筑工地,如果因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而简单粗暴地“一关了之”“一停了之”,还真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有没有办法通过创新举措、通过科技手段,让项目建设正常推进而又把粉尘污染降到最低?

二七区的模式是:“互联网+大气污染防治”,即整合平安建设、城管局、环保局等全区监控资源,建成大气污染防治数字化监控平台,对建筑工地、重点区域和渣土车全覆盖监控,即时发现、即时处理。引进“PM2.5千人计划”专家团队,对全区空气污染颗粒进行科学精准的分析,建立在线监测、动态跟踪、全程分析、科学调整、精准考核的防治平台。为改善巡查区域面积大与执法力量有限的矛盾,购置无人机对建筑工地扬尘等行为进行高空监测,视频信息实时反馈,即时整改,确保“看得远、看得清、发现快”,确保快速反应、及时取证、精准处理。

同时,统筹区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成立大气污染防治保障综合执法队伍。区法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区检察院加强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形成了依法保障的良性机制。

根据郑州市的要求,7月底之前,全市建筑工地扬尘整治“7个100%”全部达标,而二七区自我加压,在6月底之前就已全部达标。

目前,全区154个项目,扬尘治理基本达到“7个100%”标准,全部实现复工开工。105.9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全部清运完毕。拆迁清零任务完成80万平方米,实现大头落地。37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整治取缔完成。全区优良天数达到69天;PM2.5、PM10、综合指数排名全市前列。绿色发展的理念、标准、措施正在成为全区企业的自觉行为,成为全区各项工作的硬标准、新境界。

【狠抓项目】

在项目建设中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玩转“欢乐谷”,还要“打飞的”去深圳?以后不用了。华侨城在二七区的落户,乐翻天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近年来,二七区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品质二七”的先进建设理念,吸引了不少大型企业来这里抢滩入驻、投资兴业。

项目是使各项工作“能抓住”的总抓手,更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的“牛鼻子”。

2017年是二七区的“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年”,全球梳理了150个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总投资3200多亿元。其中仅生态项目就有32个,总投资130多亿元。随着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等生态项目的竣工投用,全区有望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万平方米,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装上持久有效的减压器。

如何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二七区制定了“三定四推五落实”的强势举措。包括定责任、定目标、定节点的运作机制,推进土地运作、手续办理、拆迁清零、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环节,落实台账化管理、例会推进、督办督察、观摩点评、考核奖惩的落实机制,通过项目推进促建设、强投资、调结构、惠民生、求提升、转作风。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与命脉,二七区坚持以项目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依托产业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和实体经济,促进产业投资增长、结构优化,构建智慧化、国际化、高端化的产业支撑体系。围绕争创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马寨产业集聚区、二七新区及二七特色商业区建设。目前,苏宁物流园、中物科技园等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以建设城市次中心为目标,围绕高端商贸、总部经济、电子商务、生态文化“四大产业”,加大选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促进传统商贸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中原时尚消费体验展示厅。

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双提升,换来的是产业大咖青睐目光:刚刚过去的6月,保利集团向二七区发出投资意向函,将在建中街街道辖区投资,打造传统与时尚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商业区,名为“豫见里”。不久的将来,生活在二七区的人们吃喝玩乐、品味文化又有新去处。

【关爱民生】

发展与整治,全面参与共建共享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二者密不可分。

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的“双统筹、双融合、双促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也不能演“独角戏”和“个人独唱”,而是要“大合唱”“协奏曲”。

该区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凝聚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建强党支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群众自治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发挥作用,动员更多的群众参与社区管理自治等工作,全区8万多名群众成为志愿者……

和开头的曹先生一样感觉“很幸福”的,还有住在老城区的“老郑州”们。

中原东路79号院建于上世纪80年代,基础设施陈旧。最近,五里堡街道开展无主管楼院整治,让这个老小区又焕发了青春——时尚的涂鸦墙、音乐风替代了曾经的灰头土脸,主题楼栋“益寿家园”、“先锋家园”、小型“交换空间”、连心长廊等楼院特色平添了几分温馨。

居民们说,从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楼院能变得如此“高大上”,之前的脏乱差、大风天气尘土飞扬的场景一去不复返,现在的感觉就像住在花园里一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这个朴素的道理,正日渐深入全体二七人的心中,扎根这片投资兴业、蓬勃向上的热土中,引领着“品质二七、田园二七、温暖二七”昂首走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