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厉害了!郑州职教
导 读
修身立人 强技立业
强化特色办学 培养复合人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厉害了!郑州职教
学生在2017年职业教育活动周上展示技能

本报记者 李 杨

关注职业教育招生季

“我是在最绝望的时候走进中职学校的,但没过多久,我就知道,这是我做出的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我在这里不仅学会了一技之长,找到了人生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了。”

“我学着自己喜欢的专业,在忙碌和充实中挑战自我,这种感觉前所未有。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进入职业学校,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子。”

…… ……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一句歌词似乎道出了无数中职学子的心声。他们,或许曾经中考失利,但却纷纷在职教的这一片天地中重燃了希望,散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光芒,成为某一行业中的佼佼者。

随着中职院校的办学力量和办学能力不断增加,国家对中职教育推动发展的力度越来越大,中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得到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认同“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这一观念,每年都有不少中招成绩不错的考生前往中职学校招生现场进行咨询、报名。因为他们相信,考取中职学校,学会一技之长,在享受国家资助免学费和订单培养推荐就业的同时,就能够轻松成就精彩人生。

特色初步彰显

近年来,我市坚持“做有未来的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为目标,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线,大力实施职业教育攻坚,全市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127所,其中,地方高职院校19所,中职学校82所(其中公办30所,民办52所),技工学校26所;在校生共计39.6万余人,年均毕业生10万余人,中职在校生共计15.03万人。郑州市教育局也被国家教育部、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在办学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我市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也初步彰显,全市已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集约发展、区域联动、中高职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协调发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业余学习并重的职业教育多元化办学格局。目前,我市共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3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12所、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3所、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11所,围绕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开设了装备制造、电工电子、财经商贸、旅游服务等17大类132个专业,基本形成了特色引领、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高度契合产业发展的专业布局,学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品质逐年提升

2017年,我市在全国职业院校中职组技能大赛中,共荣获7金8银16铜的优异成绩,继续领跑河南。荣誉的背后,是我市职业教育办学品质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注重提升发展质量,不仅用终身教育理念重构职业学校的发展模式,以制定办学章程以及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督导评估为抓手,发挥学校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还积极探索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实施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此外,我市还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专业群,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实施了专业技能工作室建设和重点建设专业评估两大工程,并以技能竞赛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的一体化育人的现代学徒制试点。

在教育质量评价方面,我市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加强教学组织建设,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并推进以学分制和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建立并完善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评价体系。

就业风景独好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不仅可以通过对口升学、中高职三二分段考试(3+2)、五年一贯制大专、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套读大专、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提升学历层次,实现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也可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企业进校园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职业教育也走进了更多学生和家长的视线,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肯定。

虽说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但职业院校的就业形势却“风景这边独好”。据了解,我市高度重视中职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校重视学生毕业就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能力养成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等丰富多样的课程,建立就业创业信息平台,强化就业创业管理,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

由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上升,全市年均毕业生10万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基本处于96%以上。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下了“订单”,职业教育成了真正的就业直通车。此外,还有一大批从职业学校走出去的学生,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就以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启了创业之路,推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