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可有精英傲慢 但要有精英意识
老舍母亲的影响力
心归简静 花香自来
大师们背后的努力
翻译家轶事
古人的六大风雅事
哈佛的“中国热”
糖友按摩可减少并发症
炒菜不妨加点果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哈佛的“中国热”

胡宇齐

在哈佛大学,有这样的一堂课:它每年吸引超过500名哈佛大学学生;独享最大的教室、拥有130多年历史的桑德斯剧场;被列为八项通识教育课程中的要求之一;在该校上千门课程中位列第三。这门课程,便是《中国古典伦理和政治理论》。  中国哲学课程走红,只是“中国热”吹进哈佛校园的表现之一。英语全译本《杜甫诗》在这里成为流行读物,共商中国主题的哈佛中国论坛一年比一年红火……从中国哲学到古典文学,再到具体实践,哈佛大学对“中国元素”展现出认真的学习与研究姿态。作为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作为西方典型的智力密集地,哈佛的“中国热”正是世界致力读懂中国的缩影。这一轮学习,不同于当初西方对异域文化的猎奇,而是在古老东方智慧中汲取营养、从中国创新发展中寻找机会的渴望。  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路。从内政到外交,从理念到实践,中国都以一种迥然不同于西方的路径,提供着突破困局、发展自身、惠及世界的“中国方案”。所谓确定,在于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的稳定器。面对当前国际形势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正以“风景这边独好”的发展为世界带来合作红利、发展红利。今天的中国走红,实属必然。  投向中国的目光越来越多,我们应该充满“四个自信”,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华文化、中国实践的独特价值。五千年积淀起来的中国智慧,近40年强劲发展的中国经济,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姿态,足以让我们为身处的国度自豪、为绵延的文明骄傲,足以激发起我们投身伟大实践、解读发展成就的自觉。说句最实在的,连那么多哈佛高才生都在通过读译著的方式品读《论语》《孟子》,我们更有理由把这份宝贵财富学好、用好。  摘自《北京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