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辛识平:倾听习近平的和平正义之声
曾国藩的四句家训
自由自在
最好的母亲
我们的后半生
果菜中的政治
“碱性食品备孕男孩”无科学根据
被望远镜 改变的国度
感冒“七迹象”要留神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被望远镜 改变的国度

侯露露

在智利北部的帕拉纳天文台,下午五六点钟,眼前的一切都被笼上了温柔的粉:脚下的山脉、远处的太平洋,还有身边的天文学家们。对他们来说,每一天的落日,就像一场盛大的仪式,宣示着探索宇宙又一次新的开始。在我们身后,望远镜的大眼睛已经缓缓睁开,目光投向遥远的天空。这是南半球最大的光学望远镜。

从帕拉纳一路向东,海拔5000米的查南托高原,阿尔马天文台就在这里。它由66个巨大的“白盘”组成,这个直径16公里的望远镜阵,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对天文学家来说,智利是天文研究的圣地。智利北部的沙漠,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之一,比撒哈拉沙漠干燥20倍。干燥的气候再加上该区域众多高海拔地区的存在极利于天文观测,尤其是阿尔马天文台所在的5000米高原,其高度超过了40%的大气层,避免了因过多的水分子干扰望远镜工作。

除了极佳的观测条件,智利政府还为外国机构在智建设天文台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据预测,到2025年,智利将拥有全球75%的天文观测能力。在自然条件和政策优惠的双重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天文研究机构在智利选址建设望远镜。这极大地促进了智利的天文学发展。在过去20多年里,智利设有天文学系的大学从1所增加到13所。对于智利来说,由于望远镜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顶尖学者专家来到这里工作,这也促使智利的科研水平全面迅速发展。

摘自人民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