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郑港徒步大会 调整举办时间
弘扬黄河文明 助力民族复兴
河南男篮狂飙五连胜
河南队四连败保级堪忧
河南健儿主场作战争“门票”
建业重新拉响保级警报
胡国伟中国画作品展在郑举行
全国中学生网球赛收拍
前建业主帅贾秀全挂帅国青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弘扬黄河文明 助力民族复兴
“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家座谈会在郑举行

本报记者 杨丽萍

九曲归大海,八方望中原。昨日,在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举办的“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专家座谈会上,国内著名人文学者、考古专家,有关学科带头人等齐聚郑州,通过聚焦黄河文化、黄河文明,围绕如何构建新时期黄河文明体系、如何发挥黄河文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等话题,展开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黄河文明成就中华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中华儿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教授李伯谦指出:“黄河是民族之魂、文化之脉、文明之源。她横贯中国东西,从生态角度来讲,70%以上的地形都能在黄河流域找到。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夏、商、周、秦、汉等统一王朝都在黄河流域,即使在分裂的南北朝、魏晋时期,国家的中心也都在这一流域。此外,黄河流域涵盖了近18个民族,拥有非常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是研究中华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黄河对中华民族坚韧性、不屈不挠精神的形成也意义重大。”

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认为,黄河的中心地位源自黄河产生了中国。“从长安到开封,‘东方的轴心’一直在西安—洛阳—郑州—开封的黄河流域中游,他们奠定了五千年不变的文明基础,人文始祖黄帝生于此、长于此、成于此,中国的夏、商、周王朝‘都’于此,中国的主要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起于此,汉唐盛世于此,沟通‘一带一路’的大运河于此,五岳的中岳于此,天地之中于此,择中建都于此,古代的中国于此。因此,黄河文明是中国的‘根’文明,黄河文化是中华的‘根’文化。”

“黄河文化与中华民族相生相长,它既是沿黄地区文明进步的根基所在,又是沿黄城市发展的灵魂。我们只有深入挖掘研究黄河文化、大力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加大黄河文化建设力度,保护好、宣传好、利用好丰厚的黄河文化遗产,充分展示黄河文化的魅力,发挥黄河文化的潜力,增强黄河文化的吸引力,形成推动沿黄地区崛起的新动力,才能为黄河流域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才能促进流域人水和谐相处。”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牛玉国说。

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毛佩琦谈道,传承发展黄河文明,要建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伴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国物质文化的源头、精神文化的源头都在黄河,复兴黄河文明,重建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多方共举弘扬黄河文明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在论述黄河、黄河文明对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价值的同时,对黄河文明在当下如何传承和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古都学会名誉会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朱士光以黄河流域的古都文化、地域文化、治水文化这三大领域出发,阐述了当下研究黄河文明、研究中华文化需要注意的重点。

“黄河流域以现今主干河道流经的9省区论,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环境以及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差异,造成了黄河流域不同地域文化上的差异,但这些差异乃是统一的中国内部的地域差异,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河南省文物局局长、文化部优秀专家、优秀社科专家、学科带头人田凯分享了自己在国内交流黄河文明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在国内各个地方都在强调地域文化、地域文明,但在强调地域文化、地域文明的过程中,不能忘记了多元一体。”田凯说,“从文明的延续来看,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黄河文明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联性直指了它的重要性。”

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市文物局原局长阎铁成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随着上个世纪现代考古学的展开,在那些未曾进入过人们视线的辽西地区、江浙地区、成渝地区等地也发现了分布密集的迈向文明门槛的人类遗址,且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内涵之丰富,远远突破了人们的认识,学界甚至出现了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说’,但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因为它否定了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中心地位、主导地位。但我们也应该反思,如何在当下完成对黄河文明的传承和弘扬。”

“黄河是中国人的生存命脉、精神标识、文化摇篮、心灵故乡。我们应该从自然、人文、精神、文学艺术等层面多角度地研究黄河文明,挖掘黄河文明对世界的共同价值。”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认为,应该用大文化的理念来传播黄河文明。他建议,当下对黄河文明的研究和发展,应该紧扣“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把它做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建设国家级黄河文明馆

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

黄河文化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但遗憾的是在我国还没有一座能够全面收藏、展示、研究、宣传大河流域文明的国家级博物馆,这与黄河的重要地位极不匹配。

“河南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黄河对河南历史发展影响深远,中国八大历史古都中,河南占其四,是名副其实的黄河之都。鉴于黄河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倡议在河南省会郑州建设国家级的黄河文明馆。”牛玉国说。这不仅是落实国家赋予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中有关“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要举措,而且在引领城市文化建设方向上具有示范作用,同时可以牢固树立黄河文明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河南、郑州的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智力支撑。

这一提议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他们纷纷在倡议书上签字,并广征博引,对黄河文明馆的建设场地、职能设置、内容构成等方面提出真知灼见。

“建议与古荥的大河村遗址、花园口的黄河游览区和大河村遗址现有的黄河文明馆结合,构建一个以黄河文明馆为核心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与河南博物院形成两大支撑,形成中原的两个核心文明体系。”田凯说。

“黄河流域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也应是黄河文明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伯谦提议,举各方之力,把黄河文明馆打造成一个了解黄河文明、弘扬黄河文明的国家级场馆,吸引国内外的游客游览参观。“这将是一个轰动世界的文化建设。”

除了拥护建立黄河文明馆的建议,在选址问题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 “郑州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心位置,又是黄帝故里所在地、夏商周都城的所在地,现在发改委批复郑州要建设国际文化大城市,即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大城市,比如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这是西方文化以其为源头的城市代表。以郑州、洛阳、西安为代表的黄河中游城市群实际是中国‘文明’的源头,郑州既要建设成现代化的大城市,也要成为对中国具有根文化特点的文化大都会,所以将黄河文明馆设立在这里,非常合适。传承黄河文明,繁荣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河南使命在肩,责无旁贷。”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