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抬 龙
麦秸垛
进城(国画) 郭建明
成长的错误
《芳华》
君子之风(国画) 王学俊
母亲的菜地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抬 龙

♣ 蒋晓云

前方一条沟哟,到了就看见;准备往左拐哟,晓得跟着拽;大家伙加把劲哟,一起用力往前迈哟!

从村庄到东岗坡七八里地,要经过两个沟五个弯儿和一个爬坡。这个口号还是高明军在抬龙时即兴创作的,为了大家伙劲儿往一处使。

抬龙, 是我们这里对抬棺材的说法。八个人抬杠子,另外有十多个扶龙杆,队伍很长。

每次抬龙,高明军都很投入,用心来喊口号。五年前,他在抬龙过沟时失了脚,栽倒在地,棺材也栽倒在地,身后的人压在了他身上,造成腿骨骨折。想起此事他就羞愧难当。腿痊愈之后,他便以管事者的身份出现在葬礼上。

高明亮的父亲突然就去了,村里几个年轻后生打过墓之后,按照惯例,高明军要安排抬龙的事情。可是,年轻后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找不到踪影。近几年,村里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到外地打工了,每次抬龙就那几个年轻人,就有人不干了,提出来把棺材放到小拖拉机上,拉到坟地里用吊机下葬。高明军坚决反对:“听说前宋庄用吊机下葬时一侧高一侧低,棺材翻了个个,先人不定在棺材里啥样难堪的姿势呢!还听说吊机朝小拖拉机上放棺椁,绳子脱落,摔在了车帮子上,竖着砸向地面,哎,死去的灵魂怎么安心!”

唢呐在吹奏,一声比一声紧,一声比一声响亮。高明军再次挨个儿打电话,有的借故推脱,有的甚至不接电话。高明亮说道:“明军哥,我们用小拖拉机拉!”

“不行,再给我两个儿子打电话,还真反了他们了。”电话拨通了,那头仍是“嘟嘟嘟嘟”的忙音,高明军有些尴尬,看看大家,低下了头。

用拖拉机拉棺材,高明军老汉一千个一万个不放心。他远远看见那个吊机,头有些晕眩。拖拉机上一下子跳下来十几个人,一字整齐地站在高明军面前,好像等待着他检阅训话。高明军盯着每一张脸,炳坤、水灿、红军,儿子大山、二山,还有昨天打墓的那几个后生,他布满褶子的嘴起了几个包,呜呜呜地哭起来:“你们这些没良心的,都跑哪儿去了,还记得回来呀?”几个年轻人围在高明军的身旁,安慰他道:“你召唤我们,我们岂能不回来,我们保证让他安安生生入土。”

炳坤坐在吊机上熟练地操作着,那几个年轻人围在棺材左右,抓钩慢慢落下,正中绳索的中央,牢牢地操纵在炳坤手中,徐徐上升。棺材四平八稳,慢慢落下,不偏不倚正好放在拖拉机斗的正中心,高明军一颗心一直跟着棺材在上下起伏,随着棺材平稳落下,悬着的心才放到肚子里。

下葬时,炳坤牢牢地盯着抓钩,轻轻抓起,棺材平平稳稳,慢慢移动,找准位置,徐徐下落,在场的亲人、围观者一个个屏住呼吸,紧紧地盯着棺材,心好像要随着棺材上升下落,终于棺材准确无误地落入墓坑。

高明军眼泪流出来,看着这群后生,高声喊道:“起绳。封土!”后生们挥舞着铁锹,土哗哗哗落入墓坑,砸在棺材上。

“炳坤,咋这么熟练呀?”事后,高明军有些疑惑。

炳坤告诉他,几个年轻人已经学习半年了,保证让咱们村和邻村的每一位老人平平安安入土。

“我们可不是不管啊。时代变了,抬龙也得变啊。”

高明军望着大家,点点头,笑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