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毛泽东“攻书到底”
秋天来了
生命的列车
采 菱
古代旅行“有味有文化”
古罗马水泥墙不倒之谜
黄宾虹天价画好在哪儿
妈妈需要另一种爱
膝关节的“求救信号”
复合药与复方药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毛泽东“攻书到底”

陈 晋

名流故事

把阅读视为“攻书”,是古人的说法。1938年3月15日,毛泽东在“抗大”的演讲中提出:“我看这个‘攻’字是有大道理的,就是把书当敌人看,一字一句地攻读。”攻读的目的,是对知识精通探底。对此,他于1939年5月20日在中央干部教育部召开的学习运动动员大会上作过解释,他说:“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攻书到“底”之法,在挤和钻,一遍一遍地用心去读。

毛泽东的攻读之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是经典的和重要的书反复读。对马列著作,毛泽东是常读常新。在延安,他对曾志说到自己读《共产党宣言》的情况:“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对喜欢的文史哲经典,他同样经常读。同一本书,反复读,因每次阅读背景不同、任务不同、心境不同,理解和发现也会有所不同,这样书的价值也就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二是相同题材内容的书,毛泽东习惯把叙述不同甚至观点相反的著述,对照起来读。例如,他读美国历史,就让人到北京图书馆、北大图书馆去借,专门写条子说,不光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写的,也要有资产阶级学者写的。关于研究拿破仑的书,他同样找来苏联、法国和英国学者写的《拿破仑传》和有关著述,对照起来读。

三是读书习惯于“手到”并注重讨论。古人强调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眼到”好理解。毛泽东的“口到”,不光是自己吟诵,还经常在一些场合,给人讲书,直接宣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收获。所谓“手到”,就是动手写笔记、写批注,由此体现“心到”。

毛泽东读书,还有一个“耳到”,即组织读书小组由人念,大家听,再一起讨论。比如:青年时代,他组织过读书小组;延安时期,他组织过关于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读书小组;1959年底,他又组织读书小组到杭州等地研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晚年眼睛不好,他就请人读给他听,边听边议。

摘自 《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

曾国藩善辨奇才

小 燕

晚清名臣曾国藩善于识人用人,我们熟悉的左宗棠、李鸿章等人都受过他的提拔。关于他的识人之术,有个特别的小故事。

有一天,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来见他,好做任命。碰巧赶上曾国藩正在饭后散步,李鸿章就让三人在旁边等待。曾国藩散步结束,李鸿章正想将人领到跟前请曾国藩考察,曾国藩却表示不必。李鸿章不解。曾国藩笑着告诉他:我在散步的时候已经看过这几人了。其中一人,我看他时始终恭敬低头不敢与我对视,说明他谦虚谨慎,但魄力不足,只适合安排做后勤保障类工作;中间一人,我看他时他不敢看我,我不看他时他却又左顾右盼,偷偷观察我,此人属于阳奉阴违之徒,绝不可重用;边上另外一位脸上有麻子的人,我看他几次都始终不亢不卑与我对视,目光凛然,气宇轩昂,这是难得的将才,值得重用,他以后成就将不在你我之下。李鸿章信服,按老师的点评对三人各自做了安排。后来,那位深得曾国藩青眼、脸上有麻子的人,果真战功赫赫,他就是在台湾保卫战中闻名于世的淮军将领、后出任台湾省首任巡抚的刘铭传。

识人用人,没有固定的法门。曾国藩给我们的启发是,当从细节中去观察,从一个人最不防备、最自然的状态中去判断,所谓“听其言量其心志,观其行测其力,析其作辨其才华,闻其誉察其品格”,一个人的品格德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人生走向和成就大小。这一点,做管理者的不可不知。

摘自 阅读公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