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学生秀环保时装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村民
电缆社区推出“1+1公寓计划”
让公平渗透每一个环节
“升级版”伊河路农贸市场开张
新密举办百日安全行车挑战赛
二七区完善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产业带富一方村民

本报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蒋士勋 畅杰

“去年晒了2000多斤柿饼,算下来能赚20000多元钱!”荥阳市崔庙镇郑岗村村民郑栓看着自家的柿子挂满枝头,乐呵呵地将制晒柿饼的工具擦拭一新,等待着收获的时刻。

多年来,郑岗村保留着种柿子、晒柿饼的传统,前些年由于交通闭塞、生产工艺落后,柿饼一度无人问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郑岗村改进种植技术和生产工艺,连续三年举办柿子文化旅游体验月活动,柿产品质量、知名度逐年攀升,群众收入大幅提升。如今,农户种植积极性迅速提高,发展连片种植柿树230余亩,修建晾晒大棚18座,年产柿子近100万公斤、柿饼近15万公斤。

郑岗村的成功是荥阳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荥阳市两万多名党员干部奔波在扶贫攻坚一线,深入农村、社区和联系点实地调研查找问题,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基础,以科技为依托,以规模经营为引领,拓宽帮扶渠道,积极探索和完善脱贫长效机制,有效地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荥阳市结合产业布局和贫困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在南部山区、北部邙岭一带的现实,充分发挥地域特色,探索“特色农业+精准扶贫”模式,在南部山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杂粮杂果种植及绿色印刷包装等产业;在北部丘陵地带,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致力打造沿黄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旅游带,以土地流转和实现就业带动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

从“精准识别”到“精准施策”、从“输血”到“造血”,荥阳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走得愈加踏实笃定。

瞄准石榴产业项目,该市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捆绑模式,实施产业化、规模化种植,形成产业连片组团效应,实现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省级贫困村——刘沟村人均收入2004年不足1200元,2016年达3万元。辐射带动周边广武、汜水等乡镇,形成长达15公里、面积达4万亩的河阴石榴产业带,年均产量3000万公斤,年均效益近4亿元。

依托域内古柏渡穿黄旅游区、环翠峪风景区等著名景区以及蓬勃发展的近郊游、乡村游,带动当地群众5700多人就业。同时,借助河阴石榴节、柿子文化节、樱花节等大型旅游节会活动的举办,推销绿色农产品,实现了产品畅销、农民增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