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习近平会见中外记者
深化互利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郑州11家企业入围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精益求精安全有序迎接园博会 充分展示郑州良好形象
构建支撑中原崛起的“四梁八柱”
“金砖+”带动 全球发展合作进入新境界
共同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营造良好城市环境和文明氛围
美丽环境大家建 打赢治污攻坚战
距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开幕还有23天
积极探索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环境污染治理报道引热议 各界点赞工作成效并建言献策
美丽环境大家建 打赢治污攻坚战
郑州实践系列报道 之 环境整治篇·反响

本报讯(郑报融媒记者 侯爱敏)近日,《河南日报》相继对我市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行重点报道,本报及时转发和解读。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专家学者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点赞郑州为改善环境质量付出的努力;环保工作者认为报道传递出鼓舞人心的积极因素,让他们干劲更足、信心更强;企业、市民纷纷表示,美丽环境大家建,要踊跃支持,积极参与,为打赢这场治理污染战役贡献一份力量。

社会各界肯定郑州努力

国家千人计划PM2.5特别防治小组郑州负责人李志敏,从去年开始常驻郑州,和她的工作组一起为郑州环境污染治理诊病开方。“我们同时负责的还有北方其他城市的污染防治工作,郑州的治污工作真的很努力。”她说,环境污染治理可以用几个词形容:很苦、很累,且是持久战,要经历阵痛期、还很容易进入疲惫期。即便在阵痛期,郑州也没有放松治污标准,所有施工工地必须做到“七个百分百”,否则坚决整治。而我年初担心的疲惫期,不仅没有出现,反而是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大气污染治理调度会一周一次,频率大大高于去年。她认为,今后的污染治理,要更注重系统化、精细化,比如企业内部管理的升级,包括员工素质的提升等。

市人大代表、郑州华联商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淑云说:“治理环境污染,郑州下了大功夫。从施工工地扬尘治理的‘七个百分百’,到各级领导包干负责、实地检查督导,都说明我们治理环境污染,是在脚踏实地干实事。”她表示,近年的市两会上,市人大代表都非常关注环境治理,相关议案也提了很多。值得欣慰的是,市委、市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态度坚决、力度很大。“我相信,只要将这些措施长期坚持下去,我们的蓝天一定会越来越多。”张淑云建议,在“治”的同时,也要注重“养”,要继续增加游园绿地的面积,以营造良好的生态循环。

省政协委员、民建郑州市委副主委李政军表示,作为郑州市民,自己一直非常关注大气污染治理。“近两年,郑州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市委、市政府治理污染的决心和力度,大家有目共睹。”他建议,鉴于郑州地理位置的现实,污染治理不仅要注重市区防治,周边县市也要同步。而市区内的治理则要更注重精准化和细节。

工作干劲更足信心更强

环保一线工作者纷纷表示,环保工作能得到领导的重视、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让自己备受鼓舞,干劲更足。而且,随着治污工作的推进,社会各界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也让大家打赢环境污染治理攻坚战的信心更强。

经开区明湖办事处环境污染防治治理办公室主任刘瑞军,一年前由社区主任调任现在的岗位,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层层加码,他的感受最直接。“压力非常大。去年9月预警管控开始后,天天夜查,白天黑夜连轴转。辖区内78个工地,每个都得走到。刚开始问题特别多,现在改观很大,‘七个百分百’‘两个禁止’基本都已到位。”刘瑞军说,今年冬天,工作重点将放在散煤治理、预防“小散乱污”反弹,以及预警管控措施的落实等。“有了去年的工作基础,加上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增强,对做好今年工作心中更有底气了。”

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副站长范相阁说,作为环保工作者,这两年切身感受到,(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