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育”助力慈善 教育精准扶贫
用行动 在孩子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以爱的名义
用爱培育童心 用心布施快乐
济困扶危 广结善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美育”助力慈善 教育精准扶贫
——访尚美中学校长马国桢

郑州尚美中学依托郑州市106中学办学力量,以“美的教育”为办学思想,办学四年来,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近两年,学校本科升学率稳稳保持在90%,升入211、985等重点学校和美院的学生越来越多,2017年3人升入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

马国桢告诉记者,升学并不是学校唯一的追求,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学校不断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更深的内涵。学校组建时间虽然不长,却主动投入120万元捐款,与郑州慈善总会合作成立“善圆清华”专项助学慈善基金。该基金将向河南省范围内40名考入本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每人每年资助10000元,持续三年的帮扶计划,帮助贫困学子完成高中学业。凡是家庭贫困、品学兼优,并持有低保证、低收入证、三级贫困证明或贫困优抚对象家庭中的应届毕业生,均可申请“善圆清华”公益慈善助学金。

行动与理念密切相连。马国桢说,学校之所以这样做,与他们的“美的教育”办学理念密不可分,与他们对慈善的理解分不开。慈善助学是活动,但更是一种爱,一份责任,一种担当。“高中三年的文化教育是拓宽学子成才的道路。在当前的社会中,随处可以看到许多优秀学子因家庭、生活等原因被迫放弃他们的人生梦想和追求。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培育学子实现梦想的学校,学校有责任,更有义务,绝不能让河南地区的优秀初中毕业生,因高额的学费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更不能让贫困家庭中的父母含泪强迫孩子放弃求学、追梦的机会。”马国桢说。

同时,学校也一直想借助慈善活动,让“美的教育”的内涵更加明确:让教育有爱,师生心中有爱,桃李方能芬芳;让教育有成,不让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放弃梦想,要学有所成;让教育有美,让学生人格健全,社会和美。

马国桢介绍,教育内涵的升华可以更好助力慈善,在第十个“郑州慈善日”来临之际,学校计划开展一系列丰富的活动,从而更好地助力精准扶贫。今年学校将继续开展“暖心圆梦”慈善工程,选拔优秀教师志愿者,利用暑假和周末休息时间,深入郑州市区内贫困中小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义务辅导;学校还将继续每年对家庭存在困难、学习优秀的在校生发放奖学金;关注升入大学的贫困学子,助力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组织“慈善嘉年华”“慈善一日捐”等大型募捐活动,让爱心传递;组织师生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帮助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募集善款,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等。

“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承担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弘扬慈善的精神,让美和爱心在社会中传递。学校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响应国家的号召,正用自己的努力让教育更美。”马国桢话语铿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